近日,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和松果智库联合主办的“双碳”背景下绿色交通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松果智库发布了《2021中国大县域共享电单车交通安全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共享电单车正在广泛进入县域下沉市场,成为县域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49.2%的县城有共享电单车进驻,行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报告》显示,2018年至2019年,共享电单车渗透率从2.5%增长至11.3%。目前已经覆盖近半县城,成为大县域用户日常出行工具。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亿辆。从私人拥有量来看,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为57.5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动自行车拥有量是74.8辆。
“近两年,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短途交通领域发生了一些相对深层次的变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副会长、松果出行创始人兼CEO翟光龙指出,电动自行车凭借非接触、开放空间等特点,成为很多人出行第一选择。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交通领域降碳有很明晰的方向指引,一是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二是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三是积极引导低碳出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双指出,“共享电单车覆盖了低碳型交通工具、低碳出行两个板块,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县域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交通运输部原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许宝利说。调研数据显示,共享电单车用户日常出行的高频距离主要为2公里至5公里,与县城城区面积相契合,可以覆盖居民日常出行需求。而且,共享电单车价格实惠、使用便捷等特点,与用户关注指标高度适配。
“较之所有权,使用权是最重要的。”对于电单车,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主任朱巍肯定了“共享”取代“自购”的价值,“便利出行、价格实惠,而且不用自己充电”。
自共享电单车进入大县域市场以来,交通安全是企业、政府和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报告》显示,共享电单车事故的主要诱因在于用户缺乏安全意识。共享电单车在事故率方面则显著低于家用电单车和摩托车。随着共享电单车多管齐下的安全管控和劝导,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小城市发展共享电单车的时机已经成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指出,当前大城市首先要解决共享电单车的顶层设计问题,而小城市用户有刚需,共享电单车企业要与政府部门一起研究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中,共享电单车扮演什么角色,加强规划和顶层设计。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