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迷你小行星——爱神星

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上有数百颗小行星,其中有一颗非常特殊的小行星。由于轨道的倾斜,这颗小行星有时会跑到小行星带外,这就是直径为33千米的近地小行星——爱神星。那么这颗神奇的小行星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1898年的夏天,柏林的维特发现一颗小行星在近日点时竟然在火星轨道内部,此时与地球轨道的距离还不到2200万千米。维特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爱神星”(Eros)。1900年,爱神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4800万千米,当它向着地球运动时,科学家仔细地研究这颗小行星,发现它的光度一直在变化。经过观测得知,这种光度变化的周期是5小时15分钟。但遗憾的是,1894年是爱神星的大冲,即它在近日点附近发生冲日,这是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由于爱神星的大冲大约每37年发生一次,科学家们只好等到1931年的1月30-31日再进行观测,这时候爱神星和地球的距离仅仅是2500万千米。

爱神星的轨道的偏心率非常大,并且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和火星的轨道像锁链的两个环一样连接在一起,假如轨道是丝线状的,它们将会套接起来。从科学角度来说,爱神星非常有趣,因为有时它和地球的距离非常近,能够准确地观测出来,由此还可以测量出太阳的距离和太阳系的大小。但遗憾的是,爱神星两次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间隔的时间非常长。

为了进一步研究近地小行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实施了“近地漫游小行星考察计划”,目标是向爱神星发射探测器。

“NEAR-Shoemaker”探测器的外表看起来就是一个小铁盒,体积仅相当于一辆紧凑型的小轿车。1996年2月17日发射升空,待进入预定轨道后,该探测器先是绕地球1周以获得足够的加速度,然后向预定的目标爱神小行星飞去。“NEAR-Shoemaker”号在围绕爱神星运转的1年时间里,探测器上的照相机、激光测距仪和无线电科学仪器都在紧张地工作着,从而确定了爱神星的大小、质量和密度,并向地球传回了16万幅有关爱神星的照片。并且在2001年2月13日以每小时6.4千米的速度降落到爱神星,这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小行星上着陆的壮举。“NEAR-Shoemaker”号着陆后又继续工作了10天,发回的大量照片和数据改变了人们对爱神星的认识。科学家们原先认为爱神星是许多冰砾和岩石在重力的作用下构成的松散结合物,但实际上它是一整块巨岩,表面布满了碎石,而且从没有溶化过,也就是说没有被压缩过。这意味着爱神星不是某个行星的残片,而是从太阳系早期就一直在游荡,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探测器传回地球的照片表明,爱神星的亮度变化的原因是它是一个表面凹凸不平的完整柱体,而不是一个碎石堆,这个柱体的体积大约是40×14×14=8040立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