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自然界中有喝了会令人“失声”的泉水吗?“哑泉”究竟是什么? “哑泉”是一种稀有的矿化泉,泉水中含有铜的化合物(铜盐)较多,呈弱酸性,即硫酸铜(胆矾)的水溶液,又称为胆水。“哑泉”初饮感觉有点甜,饮入过多则会致人中毒,导致发声嘶哑、腹泻、痉挛、“失声”等。这是因为铜的化合物对人体的声带神经和语言中枢有强烈的麻痹作用。
我国云南、贵州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产铜的地方,深山泉水中含有铜的化合物(铜盐)较多,便形成了“哑泉”。可是,铜矿石是不溶于水的,怎么会跑到泉水里面去了呢?
科学家在用硫酸铜溶液做试验时,发现了溶液中有好几种微生物,即氧化硫杆菌、氧化铁杆菌、氧化铁硫杆菌。它们能够氧化、分解矿石,使其转化成为能够溶于水的硫酸铜。除此之外,水中还包含一些石膏(CaSO4·2H2O)微小晶体,这种石膏中含有过多的MgSO4,水总硬度916,超过了国家饮用水标准(总硬度在450以内)1倍多。因此,人喝了哑泉的水后便会引起中毒,吐字不清,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可能虚脱、痉挛而亡。
饮用“哑泉”水后的解救办法就是尽快饮用安乐泉水。安乐泉水是一种碱性水,能与“哑泉”之水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u(OH)2和微溶于水的CaSO4沉淀物,以此来达到解毒的效果。
目前发现的几处“哑泉”分别在我国云南和贵州两地。“哑泉”的秘密已经解开,不过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外出游玩,尽量不要饮用小溪水、河水、泉水等户外水源,以预防感染和出现中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