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复制的敦煌彩色雕塑。
莫高窟第45窟《佛龛》。
《张骞出使西域图》。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信息的交汇点。敦煌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现了中国艺术与西域艺术往来交流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28日上午,作为迎接中国首届文化旅游博览会落地武汉的系列活动之一——“千年丝路·梦幻长江——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在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开幕。
内容和色彩高度还原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览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等单位主办,展出敦煌石窟数字化高保真复制壁画精品66幅,1:1复制3座石窟和2尊彩塑,依据敦煌壁画服饰仿制的20套服装,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经卷复制品,以及相关多媒体作品、敦煌纪录片等。展览运用沉浸式技术、智能语音导览系统,真实再现洞窟实景。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告诉记者,敦煌石窟深处戈壁大漠,不可移动,制作敦煌壁画、彩塑艺术的材料脆弱,且历经千年沧桑,不同程度发生蜕变、病害,不允许观众长时间、近距离参观欣赏。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敦煌艺术凭借科技手段走出洞窟,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
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末开始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利用数字技术保存文物信息。随着摄影技术、数字扫描与输出技术、多媒体技术、动漫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敦煌研究院成功利用敦煌石窟数字资源制作高保真的复制壁画、3D打印彩塑、超高清球幕电影、敦煌文化动漫作品等等。
敦煌壁画艺术精品公益巡展将敦煌研究院多年数字化实践的成果展出,与观众共同分享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成果。这些优秀作品的展出让观众不出远门就可以欣赏千里之外的敦煌艺术,培养观众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根脉、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杨秀清说,此次展出的66幅数字化高保真复制壁画均利用数字化高精度摄影采集、图像拼接处理、定位纠正、色彩校正后,在宣纸上高保真打印输出,一幅图往往用数百张照片拼接,比游客到洞窟现场打手电筒看还要清晰,可以看到更多细节。复制的壁画艺术精品内容和色彩做到了高度还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展示从南北朝到宋元时期
敦煌壁画的风格演变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些敦煌莫高窟壁画主要分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的石窟艺术来展示。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是敦煌艺术的初创时期,无论石窟建筑形制、彩塑、壁画艺术思想内容和形式风格,都明显受到西域佛教艺术的深刻影响。但在中原文化扎根很深的敦煌,这种西域佛教艺术自开始就具有浓厚的本土魏晋艺术的特点。至北朝后期随着中原艺术影响的西来,出现了中国式的佛教艺术,代表作品如《鹿王本生故事》《沙弥守戒自杀故事》《摩诃萨埵舍身饲虎》《五百强盗成佛图》《四飞天》等
隋唐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发展到了最辉煌的巅峰,即进入敦煌艺术的中期。此时石窟建筑、彩塑、壁画所表现的世俗化、大众化、多样化,都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体现。壁画艺术经过隋代的探索,唐代臻于娴熟精湛。至晚唐出现公式化的趋向,开始缺少意境和情趣。
莫高窟晚期洞窟是在五代、宋、西夏、元时期。晚唐武宗、后周世宗两次灭佛使佛教遭到沉重打击,佛教各宗派已日趋衰落。唐中叶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海上丝绸之路兴起,陆上丝绸之路趋渐衰弱。上述诸多因素影响下,敦煌石窟佛教艺术也呈衰退趋势。但五代、两宋时期统治瓜(今安西县)、沙(今敦煌市)的曹氏归义军政权经济、政治、外交、举措得当,宗奉佛教,设置画院与伎术院,形成了院派特色,石窟佛教艺术仍显繁荣景象。西夏、元时期受到中原绘画艺术与藏传密教艺术的影响,也不乏精品佳作。
记者注意到,敦煌中晚期的壁画仍以佛教题材为主,但也有与佛教有关的历史题材壁画,如《张骞出使西域图》《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初唐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是一幅佛教史迹画。自魏晋以来,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把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获得匈奴人“祭天金人”的历史事件加以附会,作为佛教传播的历史。全画以汉武帝送别张骞为主体,汉武帝骑马相送,身后大臣相随,侍者张盖。马前跪者为张骞,持笏作拜别状,身后侍者持旌节,牵马跟随。虽然内容有附会演绎之说,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功绩却是真实的,故仍不失为一幅珍贵的历史人物画卷。
晚唐《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绘制于莫高窟第156窟南壁,为张淮深纪念其叔父张议潮所建之功德窟。唐大中五(851)年,唐宣宗敕封驱逐吐蕃收复河西的张议潮为河西十一州节度使。此图便是他受封为节度使后出行的仪仗场面。画卷中人物逾百、骏骑八十余,出行队伍旌旗飘扬,延绵浩荡,显示了这支队伍的严整军仪和威武雄风,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画卷,呈现出时代和地域的鲜明特点。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