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游回诗意的日常

桂蕊秋色中,走进咸宁嘉鱼的诗经小镇。

嘉鱼,是源自《诗经》里的美好。当你吟诵《诗经·小雅》开篇的“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透过时空交叠的迷雾,你会看到一个从古老诗经里款款走出的嘉鱼。

宾之初筵

抵达的午后,阳光并不似常年九月的透澈温和,却是盛夏般的炽烈灼热。然而,走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亭台水榭、曲径通幽……古老而浪漫的东方诗意,散落在院子里,梦中的江南顷刻从意像化为现实。或山水门庭,重重院落,品茗观鱼;或小隐门庭,小径拾趣,各安一隅。甚至院落的名字:甘棠、桃夭、月出、子衿、关雎……

“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作个闲人”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亦是现代都市人的心之所向。穿过连廊进室内小坐,透过棱窗,可见板桥先生的平生所愿:“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草花……” 这样的小院,应该是兼顾了世人的念想:一半烟火,一半诗情,进有家人邻里的欢声,退是一人独享的暮雨朝云。

小院,大概是每个人心中的大愿吧,可以成全我们对四季最美的想象,有了小院,四季不再是古人的诗词,而是仰头的风景,触碰得到的光阴,是一种具体而丰盈的日常。

因导航误,去晚餐地时意外畅游嘉鱼街景。城区行道有一般地级市辖的县城所没有的开阔,江水抱县城,三湖连长江,城在水一方。城有水固然好,嘉鱼却多一份山的依傍。三湖连江两岸是错落起伏的山峦,水绕青山转。远观湖江相接的水,有小城独有的轻松愉悦,舒缓自在。

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部分)

月出皎兮

农历八月十二的夜晚,天上有个月亮,很好;草坡上有个月亮,也好。

没有桂花的八月,站在树下,只能想象桂花雨落。透过斑驳树影望温婉的月,听耳旁的风,在秋天错觉梨花落落,溶溶月华若水。

有人说“《诗经》是一枚月亮”,是少女时代穿白纱的月亮:淡雅的白光,有丝丝清冷;是女子用月亮做成的镜子,揽镜自顾,照得见“蒹葭苍苍”,已不再有热烈的向往与奋不顾身,却是“在水一方”。

月夜,户外小坐,品茗雅叙。此聚,是武汉作家、《鸿渐风》编辑与文友雅集,亦有家乡天门作协主席李国胜先生拔冗出席。待发现在座——《鸿渐风》编辑皇尝饼(酱嘎菜),文友群群主陆羽金鱼,编辑飞鱼,编辑鱼七秒,在嘉鱼月下尝饼,众“鱼”一聚,莞尔。

品德盛兄亲沏的香茗,听乡友同庚、湖大教授张峰讲《天门金家场,那些年的奔与忙》背后的故事,偶忆少年,念怀“树木葱茏,塘堰清澈,春来黄花夏有绿荷,秋铺金穗冬映冰雪,四季景象都映衬着农村学子的理想之光”的故乡;又有美食评论家、“武汉餐饮界马未都”之誉的曾庆伟先生探讨即将发表的文章《糖,调味品中的“硬角”》,由糖而及柴米而茶,由茶圣陆羽名字而及易经,洽博多闻,一席十载;还有华师大博导、历史文化学者姚伟均教授“剧透”即将发表的《<京山之味>序》;亦有浆糊主编与作家钱鹏喜先生聊到梓山湖的景色风物,想起曾经“偷”阅过部分章节,原来钱先生也曾“幻想渔樵壶酒相逢,林叟谈笑忘归” 。

执盏共饮,笙歌互乐,夜深席散,于是想:如果每一个夏秋月夜,都有这样一个高朋雅叙的日常……

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湛湛露斯

月光茶叙之后的早晨,开启《春风雅叙,美好成诗》的小镇系列活动之中秋笔会。

在三楼蔷薇行厅,被桌上一瓶纯净水的标签打动:游回诗意的日常。“南有嘉鱼”,据说鱼在《诗经》中出现三十多处,《诗经》中的鱼不只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鱼,更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鱼,是一种优雅生活方式的代言。

项目负责人的介绍,小镇规划以诗经图景为灵感,打造“关雎蝶谷、鱼丽市集、七月田圃”等诗经十二境,已有的关雎蝶谷是拉开小镇“诗经十二境”序幕的第一境。一缕诗风,赋诗情以画意。

古风潮流愈来愈盛的背后,是人们对古代文化、生活方式的向往,是国人骨子里的诗意情结。笔会上,作家、《武汉文学》主编任蒙先生,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樊星先生,长江传媒李总,武汉散文学会会长李云峰先生、《文旅湖北》主编、作家谭岩、湖北电视台程晓华主编等,就小镇如何将沉淀已久的诗意赋予南方嘉鱼的红土地进行了探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亩田,用来耕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梦中的原乡总是相似的。小镇不应仅仅局限于“小镇”,而是一方由自然、文化、社会、美学等一系列维度交织而成的“故乡”。

一楼鸢飞厅,画家、书法家陈谢先生挥毫泼墨,题字“幸福藏在湖光山色里”。

这是一段奇妙的体验,时间,不再是日历与钟表的计量。在嘉鱼诗经小镇,让自己的心回归诗意,游回诗意的日常。

来源:鸿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