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在成都举行。 严易梦 摄
“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28日,中国知名作家阿来借用鲁迅的名句,寄语青年作家,“在文学这一行业,青年作家理当是这辟地、植树、掘井开泉的人。”
当日,四川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在成都举行,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来到现场,用人类关怀、生活关切、诚实写作等词汇表达了他对青年作家的期待。
阿来对青年作家寄予厚望。“青年写作的今天正预示着我们文学的未来。”他说,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着不同的使命担当,100年多前的新文化运动,一群年轻的作家和学人引导了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空前变革,如今在和平年代、消费社会,青年作家更应该去关切更多人的生活,寻找能影响时代的“共鸣”所在。
“文学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的形式,武侠的、言情的、穿越的等等,但还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主流。”阿来说,中国从《诗经》时代起,便书写下爱情要美好、对国要忠贞、做人要有理想等主流价值观,世界各国文学荟萃的人类智慧,也都回应了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阿来眼里,多元与主流并不冲突,多元属于主流。而对于时下火热的鬼畜、戏说等“解构”现象,阿来表示,抵触主流,其实反映了现在部分年轻人害怕成长、害怕面对真实、害怕承担的一面,“他们表面很叛逆,其实精神是懦弱的,或许可以暂时‘躲’进二次元世界,但永远‘躲’却不可能,有一天生活会把这些东西砸碎,让你出来。”
阿来用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建构的重要性,“原本这有个不令人满意房子,然后我们把它拆掉,但拆掉房子是本意吗?如果我们拆掉了旧房子,但并没有建一个超越过去的新房子,那我们要住在瓦砾堆里吗?”他说,解构是为了建构,当代青年不能只知道发泄不满,还要寻找并建构适应时代的“新房子”。
面对纷繁的现实语境,当代青年作家如何拨开迷雾,寻找自身定位呢?阿来开出“良方”——阅读经典与深入生活。在他看来,热情地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人类共享的文学经典学习,向着传统博采众长,能够帮助青年个体打开自己、超越自己。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