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9.3%,较2018年的59.0%上升了0.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尽管纸质阅读率增长有放缓的趋势,但整体阅读人群在持续增加。
纸质阅读率增长有所放缓,但整体阅读人群却在持续增加,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有很多人不是通过传统的纸质,而是通过其他方式阅读。如今,阅读已不仅仅是打开一本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寻求知识、获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捧书阅读变成了“云阅读”,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或电子阅读器,“万卷书”触手可及……
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其实,无论是翻阅书本还是线上阅读,都是阅读的打开方式,都能使人充实和愉悦。很多省市调查居民阅读状况,早已将电子书阅读量与纸质图书阅读量合并在一起进行统计了,这就是与时俱进,也可以说是面对现实。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阅读快餐化、功利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不断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不断改善图书馆的条件。这样做当然很好。但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过于看重传统的纸质阅读,而排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阅读,甚至认为这些新兴的阅读方式影响了阅读的氛围和质量。其实,新媒体阅读和纸质阅读一样,都是全民阅读的一种体现,不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应大力提倡。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纸质阅读率增长有放缓的趋势,这跟阅读氛围缺失有关,同时还与人们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有很大关系。想想看,社会竞争那么激烈,从早忙到晚,有多少人还有心思坐下来静静读书,甚至专门跑到图书馆去读书?而唾手可得的新媒体阅读,则相对方便得多。
当然,新媒体阅读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快餐化、消遣化、功利化倾向比较突出。但这些问题既不代表全民阅读的整体情况,也不影响全民阅读的深入推广。只要社会各方面因势利导,将“微阅读”“浅阅读”和“深阅读”相结合,一定能让新媒体阅读焕发出像传统纸质阅读一样的魅力。而且必须看到,新媒体阅读已呈一种趋势,一种由青少年向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普及的趋势。
全民阅读的重点不在于“怎么读”而在于“读什么”。读,哪怕是“微阅读”“浅阅读”,总比不读强。一旦读起来,总会有收获。一边是不想进行纸质阅读,或没时间进行纸质阅读,一边是打开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你说哪一种更符合“全民阅读”的本意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更何况,现在很多新媒体并非只提供消遣化、快餐化的信息,也提供有思想有深度的内容。比如,很多文学名著、学术论文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阅读。新媒体只是信息传播的平台,数字化阅读也只是信息获取的一种方式,它们本身无所谓“深浅”,关键在于使用它们的人。
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5G技术的落地、虚拟技术的提升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阅读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有了科技力量的支撑,未来的数字化阅读将有更多可能性,内容的呈现形式会更加立体、更加多元,用户的阅读体验也会大幅提升。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