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第一代“跑山电工”有个抗美援朝老兵 “我们接过了邱少云的阵地”

王火焱是湖北省黄梅县人,1932年10月出生,解放后作为最后一批入朝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原为第16军第46师第137团2营炮连战士。

在战斗中,王火焱不惧炮火,英勇杀敌,在邱少云所在连队换防后,他的连队接过了391高地。停战后,他随着部队在朝鲜平康开始了城市建设、经济建设,表现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

王火焱复员后来到电力工作,最后来到原咸宁地区电力局,成为了第一代“跑山电工”。

当兵入伍赴朝鲜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战火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全国上下很多有志青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

“我参军的那一年,不到20岁,体重只有85斤,身高不足一米六。当兵之后,锻炼了体魄,身高长了不少,体重也增加了。”王火焱笑着说。

1952年8月,年仅19岁的王火焱在湖北孝感花园暂编第八团参军入伍。当兵,让他心中的梦想得以实现。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入伍四个月后,作为新兵的他,就要走上他一辈子中刻骨铭心的朝鲜战场。

1952年12月,王火焱作为志愿兵随连队整体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6军第46师第137团2营炮连。

1952年12月30日夜里,王火焱跟着部队出发了。而这一次,是响应毛主席的指示,当一名志愿军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路上走了一天两夜,进入朝鲜境内的时候,已经是1月1日凌晨了,最终我们安全抵达朝鲜新义州。”王火焱说。

进入朝鲜后,王火焱因为思维敏捷、身体灵活,被挑选为参加前线的一线战士,担负炮兵任务。从此,他便参加了抗美援朝大大小小的战役。

“我是一个炮兵,身上背着的迫击炮就有50来斤重,每人还配发一支手枪、一只手雷、200发子弹,常常是上山容易、下山难。”王火焱说。

有一次参加战斗后的撤退中,王火焱和班长一起跑,鞋子跑没了,打着赤脚继续跑,炮弹碎片割破了脚底,鲜血直流。王火焱跟班长说脚底疼,那是钻心的疼,然而在生命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

“那一次,我七天七夜没有睡觉,饥饿、寒冷、疲劳、伤痛伴随着我,最后我还是挺过来了。”王火焱又一次眼眶湿润了,“也许是因为我经历了枪林弹雨,所以心态好,也可能是当兵的时候,锻炼了一副好身体。我什么都不怕,现在快90岁了,还是身体很硬朗。”

一场永生难忘的战斗

“战争是残酷的,可是当我投入战斗中时,就忘记了生死,子弹在头顶上嗖嗖地掠过,战火将天空映得通红。当时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消灭敌人立战功。”王火焱回忆着那场最激烈的战役。

那是1953年7月15日,在中美即将签订全面停战协议之时,一场敌我实力较量的阵地战又打响了。在朝鲜红土堡战役,王火焱所在的连队接过邱少云曾经牺牲时的391高地,参加了这场生死之战。

王火焱所在的这个连是一个加强连,300多人上了战场,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在红土堡的391阵地,战士们冲了上去,炮弹将炮筒打得通红,无数的炮弹打向美军的阵地,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来。

“美国人欺软怕硬,他们都是雇佣兵,贪生怕死。我们的战士不怕死,毛主席说过,你美国要打,我们奉陪,还要狠狠地打,要打得你没有余地,打得你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王火焱说到这里时,眼眶红润了。

“300多人,战死230余人,炮弹炸到我的身边,我的一个个战友都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教导员、营长、连长都牺牲了,剩下的70多人还有许多伤兵。我是幸运的,没有受伤。”王火焱说。

王火焱是一个炮兵,用的是老式的迫击炮,他参加过的战斗数十次,但这一次是他记忆最深刻的,也是死伤最惨重的一次。

“我的战友在战争中死去了,而我活了下来,所以我是幸福的。”说到这里,王老又笑了。

第一代“跑山电工”

1978年,王火焱调至咸宁地区电力局工作,220千伏塘角变电站是他电网生涯的最后一站。

“电网建设就跟打仗一样,把安全搞好了,事故就不会发生;将安全措施做实了,就会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打仗是同一个道理,后勤后备工作做充足了,战略战术布置妥当了,将士们同心同德,就能够打胜仗。”老人回想起那段在变电站工作的日子说道。

“这里也是我‘战斗’过的地方,我记得我是1987年到的塘角变电站,当时这里还是一座新站,是咸宁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王火焱说,“我以前在朝鲜打仗,从来不怕死,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和打仗就是一个道理,搞生产首先就是要做好安全,把安全做好了,就不会出事,就有工作效益。”

王火焱老人的儿子踏着父亲的足迹,进入电网工作,成为了第二代“跑山电工”,将自己的志向和父亲的荣耀一起投入电网建设之中。

“老爷子特别怀念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他非常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所有人。我要像父亲那样努力工作,为电网发展做贡献。”王斌谈到父亲时满怀深情,“老爷子是老革命,家风很严,他从小就教导我,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工作、永远跟党走。”

近年来,电网高速发展,一座座变电站、一条条电力线路相继出现在咸宁这片土地上,给咸宁带来发展契机,咸宁的经济快速发展。王火焱老人在塘角运维党支部全体党员陪同下,到塘角变电站参观,当看到的干净整齐的调度值班室和稳定运行的电网线路时,他心情异常激动。

“现在国家强大了,电网发展太快了,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望着眼前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变电站,王火焱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跟我工作时相比,电网路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走出塘角变电站,王火焱老人深情眺望远方,心中充满美好憧憬。(邱洋 廖朝波)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