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复函要求武汉:以四大功能为支撑 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明确要求武汉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等四大功能为支撑,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复函认为,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推动中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平台,纵深拓展国家开放总体格局。

同步公布的指导意见,为武汉勾勒“路线图”: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全面提升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支撑和承启作用,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根据指导意见,武汉将着力增强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功能,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全面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11年,武汉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奋斗目标。去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首次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武汉适当倾斜。

《意见》列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四大关键词——

创新基地 交通枢纽 开放高地 宜居城市

●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规划建设第二机场 ●放宽外资准入 ●实施拥抱蓝天行动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谢慧敏

昨天出台的国家发改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以四大领域为重点,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指明方向。

  增强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功能

《意见》认为,武汉城区人口居沿江城市第三位、地区经济总量居第四位,但“一城独大”“大而不强”。

《意见》提出,武汉要增强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功能。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科教中心。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引进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建设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中心、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

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并引进、培育国内外高端知名会展品牌,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意见》还要求武汉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中心。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重点产业,构建全新的产业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加快国家存储器、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等建设,构建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融合的迭代产业体系。

  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形成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打造国际门户枢纽。这是《意见》对武汉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提出的要求。

未来,武汉要加快形成沿江高铁及武汉至周边重要城市的高铁大通道,建设完善武汉枢纽货运系统,并统筹建设“中欧班列(武汉)”,建设境外分拨集散中心,强化武汉战略保障基地铁路快速直达范围和运输功能。

与此同时,将天河机场打造成为衔接高铁和城市交通的大型国际门户综合枢纽,规划建设第二机场,打造武汉区域专业航空货运枢纽。积极推进低空开放,推进武汉区域通用航空取得突破。

  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

《意见》认为,武汉具备打造对外开放窗口和平台的先天优势。

为此,《意见》要求武汉探索内陆城市开放新模式,积极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建设,不断提高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吸引更多的国际性组织、国际商会(协会)和国际经贸促进机构落户武汉。《意见》还要求武汉放宽外资准入,鼓励外资设立各类功能性、区域性总部和分支机构,并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科技兴贸、船舶出口等外贸出口基地和品牌建设。

  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

武汉因水而优,也因水而忧。《意见》提出,武汉要合理开发水资源和岸线资源,确保水土资源不超载。并大力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塑造水景观,建设国际湖泊名城。

同时,传承长江文明,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长江文明传承与发展基金,深度挖掘楚文化、三国文化、近代工商都市文化、水文化等内涵,提升武汉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知名度。

在城市宜居方面,要求武汉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公交都市”,实施拥抱蓝天行动计划、绿满江城行动计划,加快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作者:谢慧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