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嘉鱼县新街镇陈莉芳的农庄生意进入旺季,每天吃饭的客人一拨接一拨,她自制的腊肉、腊鱼和香肠等,也成了抢手货,有的要带,有的要快递、邮购,“每年腌制10000多斤腊货,还供不应求。这都是新街镇推进田园城镇建设带来的红利。”
北濒长江、南拥西凉湖、东临武汉、西接县城,距咸宁、武汉城区分别为40、70公里,境内黄金高速出口嘉鱼北串联“两高速”“一大桥”“一国道”,新街镇天生就是为市民双休准备的“后花园”。
乡村游美村富民
“没有乡村旅游项目带动,生意肯定没有这么火爆。”沙湖岭村草莓园老板陈天品话语里透着实诚。
2019年,陈天品从浙江来到沙湖岭村投资种草莓,看中的就是新街镇的乡村游资源。他将草莓园处在观光农业蔬菜基地旁边,来蔬菜基地打卡的游客,大多会去尝尝他家的草莓,“自己不需要引流,只管把草莓种好就行了。”陈天品说,自去年12月份开园,只要不是阴雨天,每天都有几十人来采摘。对于30亩的基地来说,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
秉持“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田相融”的理念,新街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新街段百里长渠,打造农业灌溉、旅游观光、文化传播一体的景观长廊;整合罗家洲农业资源,以土地入股、流转、租赁等形式实现种植结构调整,将罗家洲打造成为武昌首义学院等高校户外拓展基地和菜篮子基地;依托嘉野湖地野藕基地生态资源,开展观荷、挖藕、采莲等节庆活动,开发休闲旅游、科普、研学等多种功能,实现农业多方位、多层次的经营。
“依托生态资源,结合游客需求,打造新街‘田园综合体’,打响新街田园农旅文化品牌。”新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目前建有20个全季休闲采摘旅游点,年均吸引游客10万人次以上,年均旅游收入达600余万元。
蔬菜产业强基固本
“从11月开始,我们装卸队就忙开了,先是装冬瓜、南瓜,到现在装包菜、大白菜,每天3到5车。”1月14日,正在老新街蔬菜合作社装车的孙祥顺说,平均每天可以赚300元装车费。
老新街蔬菜合作社有蔬菜基地1800亩,主要种植“两瓜两菜”。基地提供种子给村民种植,成熟后基地按照市场价回收,村民种蔬菜基本没市场风险。
作为余码头村老新街蔬菜合作社负责人程宏春是新街镇第一代蔬菜经纪人,他亲眼见证了新街的蔬菜发展,“今年是个丰收年,亩产万斤,市场也很好,从地里砍下来就发走,每天外销全国各地100多吨,均价0.7到0.8元。”
新街镇是嘉鱼蔬菜重镇,通过特色园区和基地示范引领,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全镇秋冬播总面积8.91万亩,其中蔬菜面积6.4万亩,精细菜面积1.85万亩。嘉多宝果蔬专业合作社、嘉野湖地野藕专业合作社、王家月村长行果蔬专业合作社、港东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余码头蔬菜产业合作社等一批示范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带领广大农户增产增收的重要渠道。其中的马鞍山富德专业合作社还成功进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成为湖北省唯一被认定的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龙头带动持续发展
陕西的大货车司机耿师傅,自称是新街通。“我来新街跑运输有7年了,主要是拖蔬菜。”耿师傅说,现在车一来直接就进物流中心,两三个小时装一车,上午来下午就可以走,效率提高了不少。
产业升级不止于物流中心。为保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街镇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一个成熟的现代农业园区、一个完善的农业信息平台、一批先进的农业企业带头的“三个一”发展目标。如今,全镇范围内旱能灌涝能排,人车进出便利,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农机化率达92%。
目前,全镇从事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的专业合作社及公司共有89家。总投资2亿元的浙江浔味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淡水鱼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及配套项目的专业企业,在新街新建农副产品加工生产车间、冷链(含冷库、仓储等)办公区及研发中心、仓储及物流货运区、污水处理站等,项目总占地面积100亩,建成后达到年产5万吨农副加工制品及物流配送的能力,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6亿元,税收约1000万元,可带动1200人就业。
“这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安全感,将起到巨大引领作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彭翠楠 张升明 陈铮 梁宁)
来源:农村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