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依托价值突出、内涵丰厚的重点工业遗产,开展工业遗产价值阐释展示,弘扬工业遗产当代价值。工信部近日也公示了拟认定的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北京电子管厂、沈阳造币厂和上海船厂等31处工业遗产入选。
老矿区、老设备、旧厂房……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很沧桑,也可以很时尚。在北京,首钢老工业园经过改造再利用,被精心设计建设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了工业遗产和赛场的有效转化和完美结合,变身首都冰雪休闲新地标。上海杨浦滨江曾是上海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杨浦滨江逐渐从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众多老厂房成为网红打卡地,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
工业遗产还可以为城市文化赋能。今年7月,在我国首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辽宁阜新,举行了一场废弃矿坑里的户外音乐节。别具特色的音乐盛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也为这座正在探索转型升级的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全国各地的工业遗产像一枚枚“历史足迹”,记录着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当前,社会各界对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已有广泛共识,各地也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保护利用的新模式,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此,《“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许多方式和路径。比如,修复城市废旧厂房、仓库和其他历史遗存,在盘活存量、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打造一批新型文创园;依托工业遗产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遗址公园、城市文化公园等,形成融入现代设计观念、适应当代生活方式的城市人文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近千处工业遗产资源,时间跨度大,保存现状复杂。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重要工业遗产面临灭失风险。让“老面孔”焕发“新活力”,要在保护好工业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深度挖掘其工业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新旧动能转化、历史文化教育、文旅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工业遗产不仅“活起来”,还能长久地“火下去”。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