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将国家、社会与个体紧密连接在一起,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宪法如何深刻影响你我的生活?备受关注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诞生背后做出了哪些重要取舍?新中国宪法如何在与时俱进中回应时代之问?央视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推出系列创意普法公开课《宪在进行时》,邀请法学界专家及相关事件亲历者解析宪法热点问题,生动讲述宪法背后的故事。
宪法的高度、温度、深度、宽度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以及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感受到宪法的存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韩大元认为,宪法是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连接起来的根本法律,同时又连接国家、社会,连接每一个人。“所以我们讲宪法有高度、有温度,同时它也有深度、宽度,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宪法立体的、生活化的规范。”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众一般想到法律都觉得是约束自己的,是管着自己的。”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张翔观察,普通公众乃至于很多干部,对此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他强调,宪法的核心功能其实是对国家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也就是说“要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对于向公众普及宪法知识,张翔认为结合最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宣传可能是更为通俗易懂、更贴近生活的方法之一。2016年12月4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建成开馆也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的重要平台。
宪法承载历史的记忆
“一个国家有关的宪法记忆,是从它的第一部宪法开始的。”为了留存中国宪法的记忆,大约在十五年前,韩大元开始收集整理有关“五四宪法”的资料。
“‘五四宪法’颁布之后,全国有1.5亿多人参与了草案讨论,你要去农村,甚至到工厂、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都能看到获得解放的独立的人民,以高涨的热情参与讨论,提出很多修改的建议。”据韩大元介绍,“五四宪法”中有些条款,就是当时的普通老百姓通过发电报的方式提出的修改建议,而当时一条电报就要花费一个月的工资。“所以‘五四宪法’无论在中国的宪法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
为了讲好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故事,韩大元和他的学生们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文献资料。在过去,这些史料的收集整理并不能通过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留存,所以他们每天都要去中央档案馆逐字抄写档案,为了保证准确性,还需要让工作人员核对并加盖档案馆的公章。“目的就是想使这样一部伟大宪法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特别是‘五四宪法’背后生动的故事,让年轻人能够了解。”而今,他已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捐赠给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韩大元手抄珍藏的“五四宪法”历史文献(来源:央视网)
“2004年宪法修改的时候,我当时还在读博士,1982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孩,我肯定(对修宪)没有太多直接的印象了。但是我回过头来在学习宪法的历史过程中,我其实看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给我很多感触的东西。”张翔说。
考上博士之后,张翔从导师肖蔚云那里获赠了已经绝版的《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一书,书中对1982年宪法在起草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争议问题做出了详实的记录。“这对于今天理解1982年宪法,乃至于构想我们中国的宪法、中国法治社会未来的发展,都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作为肖老师的学生,张翔也希望将这本书再版,“让我们的公众理解我们宪法的来之不易,理解我们今天的这种大好局面的来之不易”。
宪法体现并保障人的尊严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的宗旨,它的初心就是人民至上,人民的利益至上。”韩大元说,“怎样始终以人民作为最高的目标,首先就要保障人民的尊严。我们所有的政策、法律都是为了让每一个生活在共和国土地上的人都有尊严地、体面地生活,让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
近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各国面临严峻考验,国家和政府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也成为共同的挑战。中国宪法所确定的国家制度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员力。在韩大元看来,党和国家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为了人民的生命尊严,有了生命的尊严,才有维护尊严的人权文化。“所以在疫情当中,我们所体现的理念也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认可。”
中国疫情防控成功经验给民众带来的强大安全感,也在激起巨大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总要有一个情感的投射,“比如说我们的国旗,我们的国歌,我们的国徽。”张翔说,实际在现代社会还有一种爱国主义叫“宪法爱国主义”,这部宪法体现着国家、民族的伟大理想,体现着国家对于人民的权利的尊重和保障。“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爱这个国家可以体现为我们爱这部宪法。”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