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也柔情!壮丽风光背后的“湖北力量”

千湖之省,鱼米之乡。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这片土地,有太多的骄傲。骄傲的背后,是挺立的荆楚脊梁,是奔涌的湖北力量。

荆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库、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一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展示了荆楚儿女改造自然、治理水患的豪情和智慧;

武钢、青山热电厂、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大型工业企业的建设,见证了湖北工业从小到大的嬗变,从弱到强的飞跃......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站在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往下眺望,185米高的三峡大坝将长江截流,托起了一座2公里多宽的湖泊。

横亘于宜昌市境内的长江江流之上,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工程创造了100多项世界纪录: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规模最大的升船机,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级数最多且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把中国水电施工技术和水平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我国国计民生影响巨大,在防洪、发电以及航运等方面发挥重要效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利用自然资源、改善长江生态的非凡壮举。

三峡大坝旅游区以三峡工程为依托,现拥有坛子岭园区、185园区及截流纪念园等园区,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坛子岭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不仅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

185观景点位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因与三峡坝顶齐高,同为海拔185米而得名。

站在坝顶上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可以近距离感受白浪滔天的恢宏。眺望平静的江面,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若是晴天,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

在巍巍荆江大堤上,耸立着一座13米高的塔形花岗岩建筑,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防洪枢纽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及其建设者。

纪念碑下层西壁浮雕是工程建设兴建时的画面,中层四面镌刻有题词、碑文。

纪念碑两侧,各有六角攒亭阁一座,亭阁内各立大理石碑块,上面镌刻有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的928位英模的名字。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河段弯曲多变,形如“九曲回肠”,汛期常有溃堤风险。

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30万建设大军争分夺秒,以75天的惊人速度建成荆江分洪第一期主体工程,上演抗击洪魔的惊心动魄。

就在工程全面建成的第二年,长江出现罕见的全流域性大洪水,荆江大堤、江汉平原、武汉三镇告急。紧要关头,1954年7月22日凌晨2时20分,中央决定首次启动新建成的荆江分洪工程进洪闸,以分流荆江上游的超量洪水。此后,由于沙市水位不断上升,荆江分洪工程又在8月期间两次开闸分洪。

历经几十个惊险的日日夜夜,大洪水终于退去,荆江大堤和武汉三镇都保住了。荆江分洪工程,为肆虐千年的长江洪水套上枷锁。

如今的荆江分洪工程进洪闸风平浪静、绿草如茵。

在荆州市公安县境内太平口处,一道54孔的北闸,是进洪闸;在湘鄂交界的公安县黄山头镇,还有一道32孔的南闸,是节制闸。两闸驻守南北,静静守护着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的千百万人民。

青山区冶金大道、工业大道的十字路口,矗立着全国首座钢铁博物馆,武钢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1000多件民间征集的藏品:镌刻着五星红旗、镰刀斧头、齿轮麦穗、毛主席头像的各类纪念章,登载武钢第一炉铁水出炉泛黄的报纸……

这些藏品,展现了新中国首家特大钢铁厂的成长史,也展现了中国钢铁工业由弱到强的历史变迁,更反映出共和国钢铁长子的红色基因和赤诚报国情怀。

上世纪5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党中央提出“钢铁要过江,钢铁要过关”,决定在湖北兴建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生产基地。

经过多方选址,武汉钢铁公司座落于武汉市东郊的青山区,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

一批批的建设者,怀着兴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钢厂的豪情壮志,从祖国四面八方云集武汉,加入建设大军。

1958年9月13日,武钢1号高炉第一炉铁水顺利出炉。

1959年1号平炉出钢。

1960年,初轧厂1150轧机成功,武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70年代,中国共产党再次审时度势,陆续跟多个欧美国家建交,国门微微开启。

1974年,身价6亿美元的一米七轧机系统,从联邦德国、日本引进到武汉,开启了我国引进西方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先河。

武钢旧貌。

打破西方媒体眼中的“天方夜谭”,不仅白手起家,在只有6户人家的一个小镇上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钢厂,炼出了第一炉铁水、第一炉钢水,更打破西方的预言,成功引进一米七轧机系统,一跃成为全国最先进的钢企。

一代代武钢建设者传承着一个红色基因,这就是“三争精神”——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各项工作争一流。

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工典礼大会现场。(资料图片)

同一时期,“二汽”人的呐喊回荡在十堰的山坳坳里时。

1969年初,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现场会议在湖北十堰召开,会议成立了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总指挥部。9月28日,第二汽车制造厂大规模施工建设正式开始。

当时的十堰,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小镇,人口仅有一二百人。十几万建设大军的到来,吃住成了问题。

“是条穷山沟啊,什么东西都没有!”第一代建设者焦润坤觉得,当年二汽的建设是个奇迹。   

没有电,建设者们工作和生活就用马灯照明;没有铁路,缺少运输工具,就以人拉肩扛的方式把重型设备搬运到工地上;建厂时没有地方住,很多人就住老乡的猪圈旁,住芦席棚,住干打垒。

“数万建设大军住芦席棚,点煤油灯(马灯),早上凉水洗脸,中午开水泡饭。每次遇见困难时,都是干部职工齐上阵,团结一致渡难关。”焦润坤回忆道。

二汽职工在芦席棚内试装汽车。(资料图片)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马灯、扁担、草鞋、芦席棚成为东风拓荒者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建设大军,挥洒血汗,开山辟地,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1975年7月1日,第一个基本车型——两吨半越野车正式诞生!

1992年9月1日,“二汽”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

......

从秦巴山深处的十堰小城出发,五十多年来,东风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建成了十堰—襄阳—武汉500多公里的汽车长廊。凭着开阔的视野和不断进取的决心,无数建设者用半个世纪书写了一段中国汽车工业飞跃发展的传奇。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百年来,拼搏的血脉在荆楚大地绵延,大国重器背后的湖北儿女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凭借智慧和力量创下一个又一个“人类奇迹”,留下壮丽风光,使荆楚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