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德国,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就是其强大的工业;提起德国工业,则不能不谈鲁尔区这颗德国工业的“明珠”。
鲁尔区见证了这一工业强国百年来的发展与变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尔区自身的兴衰与重生就是德国工业发展史的缩影。
鲁尔区是位于德国西部的一个城市群落的合称,因流经当地的鲁尔河得名。作为莱茵—鲁尔城市群的一部分,鲁尔区拥有510万人口和4435平方公里的面积,是德国第一大、欧洲第四大城市群落。这些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工厂和居民区密布,终日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传统工业区,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地处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黄金三角地带”,西邻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经济发达地区,北与丹麦、瑞典南部等工业区相距不远。其交通极其便利,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4条德国主要内河航运网干线均途经这里,仅沿线就有超过70个港口。便利的水路航运优势,辅以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运输网,赋予了鲁尔区无可比拟的优势。
与柏林、巴黎等欧洲大都市不同,鲁尔区并没有呈现出“以一城为核心、向外拓展”的发展模式。相反,其区域内的城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几座大型城市几乎融为一体。城连着城的状态让鲁尔区天然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城市集群。因此,鲁尔区也被称为“鲁尔城”或“鲁尔大都会区”。
鲁尔区内的主要城市分别经历了各自独立却颇为相似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以钢铁与采矿业为例。早在18世纪,鲁尔区就出现了小型炼铁作坊,这是该地区煤铁工业的早期形态。此后,众多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开始在当地兴起。到18世纪中叶,鲁尔区已经有大大小小的煤矿200余家;至1850年,已接近300家。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鲁尔区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工业区。人口迅速增长,经济活动愈发活跃,鲁尔区内的几个大城市也成为全欧洲的工业中心,整个区域在德国乃至欧洲工业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
重要的工业地位一方面赋予了鲁尔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使其成为20世纪上半叶欧洲动荡时期的焦点,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欧洲列强的必争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鲁尔区重回发展轨道,继续续写德国工业的“神话”。在战后重建过程中,煤炭资源丰富的鲁尔区为德国提供了80%的硬煤和90%的焦炭原料,石化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可惜,花无百日红。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全球产业升级和国际贸易发展,鲁尔区遭遇发展瓶颈,其在德国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随着德国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向南部迁移,鲁尔区逐步陷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的窘境。
客观环境的改变迫使鲁尔区转型。谁知,这一转,就转出了一个欧洲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先锋模范”。
纵观鲁尔区的转型之路,大致上可归纳为两个阶段: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鲁尔区所在的德国北威州就制定了《鲁尔发展纲要》,为鲁尔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政策基础。在该纲要的指导下,当地开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公立高等教育,为接下来的产业升级奠定了硬件和软件基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联邦、州、市等各级政府开始联手行动,在土地利用、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整体综合治理,并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在《鲁尔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当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开始提速,初步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
进入21世纪,鲁尔区在转型道路上继续加速。2010年,鲁尔区被欧盟确定为当年的欧洲文化首都之一,完成了从“钢铁硬汉”到“文艺青年”的蝶变。如今的鲁尔区,已经见不到冒着黑烟的工厂,也没有了遮天蔽日的粉尘,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致,让人们很难将现在的鲁尔区与那个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的传统工业区联系起来。
今天的鲁尔区集中了众多文化机构,还有超过200家博物馆、120家剧院、200多个音乐节和其他数不胜数的各类文化活动。昔日破旧的矿区厂房、高炉烟囱被改造成主题公园;老旧的储气罐被重修成人工潜水中心;埃森市的“矿业同盟”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闻名全球的红点设计大奖,也来自于这个曾经被煤铁的厚重历史所笼罩的地方。
鲁尔区的蜕变是彻底的。它的沉浮与重生,见证了德国百年工业的兴衰变迁,更为欧洲老工业基地转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