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毕业就去西部和国防“主战场”

校内招聘会现场。西工大供图

在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两个“超40%”的就业数据分外亮眼:在该校近年来的毕业生中,超40%扎根西部,超40%献身国防。

作为一所入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何以实现这样的“双超”?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该校探究答案。

在西工大校园,一堂线上“校友思政课”正在进行——“台”上,创造多个“国内第一”的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党委书记王东辉生动讲述;“台下”,百余名大一新生凝神倾听,心潮澎湃。

“20世纪90年代我在学校读研,最长一次连续30多个小时没出实验室,拿了两个面包盯实验……”“纵观中国航空事业的创建发展史,就是一部敢于突破、不断超越的自主创新史,更是无数航空人无私奉献的奋斗史。”“什么是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就是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令人耳目一新的分享,不时引来“台”下阵阵掌声。

“台”下的问题,也一个个接连抛出,“请问学长,您是如何看待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的?” “我们青年学生该如何将所学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 ……

特殊的思政课后,责任、创新、担当、奉献成为同学们思考的关键词,“只要努力,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敢于挑战,勇于奉献,任何一个见证历史、创造历史的过程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这样“提气”的思政课,是西工大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入主战场、干大事业”就业价值观的缩影。

“作为扎根西部的高校,西工大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工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管兴华告诉记者,为坚定不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该校着力实施“体系化”指导方案,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西工大,就业不只是大四、研三毕业时考虑的事。职业发展的价值塑造,特别是国防军工文化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兴华介绍,从踏入校门开始,每个西工大学生都会被引入“职业生涯”的概念——通过职业发展教育课、多场景多角度实习实践、行业大咖“面对面”授道,甚至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校友发言,无一不在持续强化着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促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提前思考、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西工大毕业生钟昆洋,正是该校多渠道塑造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受益者。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刚入学时的小钟就像一张“白纸”,有点困惑、带点迷茫。在该校为大一学生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上,他得到了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辅导——利用学校成熟的职业测评工具,老师帮助他认知了自我兴趣、性格及价值观,还根据他的情况提供了相应的成长方案。这些使他逐渐认知了自身和外在环境,确定了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目标。

大二时,钟昆洋又在老师建议下选修了《求职有道》课程。这门课真实再现了企业招聘全过程,让学生从招聘官的角度认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让钟昆洋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晰认识。

在西工大,大一、大二学生是校内各类招聘会上的“常客”。一年一度举办的“简历设计大赛”“求职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上,学校还会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担当评委,对“求职”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并结成稳固的“一对一”指导关系,展开长期交流与指导。

“这些形式,促进了在校生对职业生涯的认知与思考,也精准提高了他们的求职准确度。”西工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樊文迪说,以大学生就业主流价值塑造为引导,校园内持续推动的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已形成多个层次、不同侧重的系列“品牌”,不断加深学生对投身西部、军工报国的认知,同时促使他们对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产生新的认知和思考。

“除了这样的‘请进来’,还必须‘走出去’。”樊文迪告诉记者,大三是学生找工作的关键预备期,西工大在“生产实习”之外,还专门安排了解型的“认识实习”,即组织学生用一到两周时间,到多家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让他们通过对比,全面认识各用人单位的生产、管理状况,获得对专业生产实践的初步认知,打开求职思路,确立职业发展的进一步方向。

“深入广阔天地,才能历练作为。越是西部需要人才的地方,越是我们布局的重点,越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服务的主战场。”管兴华说。

近3年来,西工大累计向西部地区派出实践队100余支,近万名学子通过社会实践育人平台,担当时代重任:在陕西安康,化身支教教师,点亮乡村孩童的七彩假期;在宁夏银川,变身带货主播,助力乡村振兴;在宁夏六盘山,展开党史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在国防科工单位,与校友座谈,跟前辈互动,挖掘振奋人心的奉献报国故事……

“正是这样的实践,让西工大学子感受到西部广阔的发展舞台,将西部的发展需要与自身志向结合了起来。”管兴华介绍,目前学校挂牌建立的200多个就业实习基地,大部分都是地处西部的重点国防军工单位。大批校友的优秀表现,也汇聚成为被社会广泛赞誉的“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培养“西工大现象”。

村里来了一群清华“建筑师”

同学们与东角村村民沟通交流。清华大学供图

“以前我家这边基本不住人的,屋顶长满了草,现在改造之后又实用又好看。”站在焕然一新的房子前,江苏省南京市高岗村村民胡腊梅发出这样的感慨。

2018年年底,清华大学和南京市高淳区政府在高岗村共建江苏省首家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清华学子的乡野实践下,小山村呈现了新的模样。胡腊梅家的老房子,也在这样的契机下经过设计改造,成了当地孩子们学习阅读的空间。

胡腊梅的女儿褚婷婷,目前是高淳区高岗村运营部助理,她说:“通过这样的设计改造,当地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让外面更多的人知道了高岗。”

2017年10月,清华大学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形成长期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站点网络,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人居环境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助力乡村发展。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积极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号召,组织学生利用毕业设计的契机,参与改造乡村闲置房屋,为地方解决贫困问题、促进持续发展注入资源,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

当过厨师的村民诸春花想办个农家乐,便请清华学生帮忙设计改造住宅。经过现场调研,与村民、施工队的沟通,同学们决定将诸春花的住宅改造成为一个具有餐饮、休闲、娱乐功能的农家乐。

清华学生建议改造两个包间,增加院内的室外餐位、储藏空间、吧台土灶和一处室外洗手池。农家乐的呈现效果,得到了诸春花的认可。

“同学们设计了十几套方案。有了他们(这些改造项目),村民愿意出力干活的,都有活干。”诸春花说,“高岗村让大学生建设得更好了,大家都很自豪,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高岗村。”

“当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我们提出‘工作站’的概念,希望能够长期扎根一个地方,服务当地的乡村发展,所以拓展出了乡村振兴工作站的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委老师程正雨说。

“‘乡村振兴工作站’项目让同学们真正走到田间地头,去了解不同的生活,对国情民情有更深的认识,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建筑学院同学的专业能力,发挥一个建筑师应有的素养。同学们还在乡村建设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程正雨说。

“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项目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今年暑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组建了46支队伍,600余人参与,其中还包括1/3其他专业的同学。

截至2021年6月,工作站已于全国15个省市设立25个站点,共计2800余人次依托站点开展服务工作,改造设计完成闲置房屋2.5万平方米,辐射服务10万余名村民;工作站引入政府及企业各项建设投资超过1亿元;依托各站点开展了诸如福鼎“共生计划”、文登“新村民计划”等特色产业培育与社区发展活动。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在实践中的专业培养,传承‘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清华传统,我们从2019年开始探索将工作站的方案深化及施工图设计等,融入同学们的毕业设计中去。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毕业设计去解决现实问题,产生更好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弘说。

朱垠青是清华大学2015级建筑学本科生,他选择“乡土营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设计”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并在一年内完成了工作站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不久前,他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东角村设计的福鼎乡村振兴工作站二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了。

和朱垠青一样,后续参与工作站毕业设计的李英培、陈美竹等同学,也来到了东角村。她们基于以往的设计与建造,进行了工作站片区优化升级,在附近设计建造乡村振兴展览馆和大礼堂前广场。

展览馆保留了原有的村内闲置仓库的墙体,在内部置入了独立结构,加建二层空间及坡屋顶。广场按照政府和村民的要求,设计了大台阶、景观广场和休憩装置,未来将大大丰富村民的社区文化及健康休闲生活,并为清华实践支队后续活动“共生计划”留出了设计的空间。

“同学们通过对试点村落中200-300平方米的住宅、粮库、学校等闲置或废弃房屋进行改造,为开展乡村驻点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场所。”张弘说,“在福鼎站,东角村的村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会主动拆除周边的违章建筑,参与到儿童花园的改造活动中,我们还收到了他们的手写感谢信。通过深化与地方政府的校地合作,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被逐渐激活,小渔村的面貌日新月异。”

谈到项目未来的发展,张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首先,我们会进一步拓展站点网络,争取覆盖更多的地区,同时均衡站点布局。第二,希望进一步扩大平台的辐射影响,团结更多的高校、专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助力乡村发展的合力。第三,希望进一步提升这个平台服务乡村发展的综合作用,吸引更多青年学子返乡创业,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500亩试验田走出“科技范儿”

水稻智慧管理无人农场建设项目组师生及农场科技人员、种植户合影。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在黑龙江省创业农场,中国农业大学水稻智慧管理无人农场建设项目学生郝雅楠,正在开展多源遥感水稻营养诊断试验,采集地面样品,通过农场的“智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这片黑土地,正在淘汰种田老把式,迎来“科技范儿”。

自2005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和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佳木斯政府等合作,共建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与实践示范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建三江实验站”“建三江科技小院”“绿色农业与黑土地保护创新研究中心”,把科技力量带到了这片广袤的黑土地。

在创业农场里,水田种植从无人化浸种催芽,到无人搅浆整地、无人驾驶插秧变量施肥、无人机追肥等均已实现了智能化操作,从此,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的日子将成为历史。

“自从农大的师生一来,从插秧到施肥,我们的种田老把式就被淘汰了。”外号“宝子”的种植户汝子洋是创业农场的受益者。2019年,他承包的700亩土地成为试验田,进入了数字化智慧农场的模式,通过手机的应用程序,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各个地块的土壤湿度、天气温度、水稻长势等信息。

最大的变化是肥料用量少了,利用率提高了。

以前,农民种地习惯一袋肥料往田地撒,靠天吃饭,如今像汝子洋这样的农户,转向靠科技吃饭。根据土壤质量情况,农大师生对每一个稻池的化肥用量进行了科学推荐,结合无人驾驶测深,插秧机施用基肥,无人机追肥。

汝子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情况变了:以往的水稻色泽不均,总有倒伏现象,如今大面积水稻种植结实率大幅度提高,人工和肥料成本低了,产量高了,收入增加了。

创业农场的“科技范儿”背后是科技支撑:稻田养分综合管理技术使肥料用量更匹配作物的生产发育;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耦合技术可确定产前栽培方案、动态评估水稻生长发育与营养情况;无人插秧变量施肥智能农机,实现了无人驾驶稻田精准作业。依靠高科技的“组合拳”,黑土地上实现了智慧精准管理数字农场模式。

2021年,中国农大资环学院的团队与上海联适导航等合作研发的“寒地水稻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项重大引领性技术。

“近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劳动力比较紧缺,费用一年比一年高。智能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为种植户插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创业农场农技人员董传宝说。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范明生算了一笔账,目前创业农场的智慧农业示范区覆盖3500亩,涉及了11个农户,智慧化精准管理让产量增加了7%,施肥的人工成本减少了50%,肥料用量节省了20%,每公顷帮农户增收2000多块钱。

自从到农场暗室叠盘集中育秧中心体会过“智慧农业”后,种植户黄淼成就对“智慧农业”赞不绝口:育秧有暗室叠盘、插秧有无人驾驶插秧机、运苗有无人电动轨道车、灭虫灭草有无人植保小飞机、收获有无人驾驶收割机,从种到收,处处彰显了智慧农业的强大。

连续两年,郝雅楠都跟着团队一起到创业农场做试验。一到水稻插秧期,一群平均年龄20多岁的学生就裹着羽绒服,跟着农户一起插秧。郝雅楠则带着课题,跟踪观测水稻生长过程,做着如何精准管理水稻的研究。

这是农大师生开展研究的一个缩影。16年来,在这片黑土地上,中国农大在黑龙江省创业农场等地开展了10多个研究项目,发表论文30多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余人。

如今,建三江这片黑土地成了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但是,建三江水稻生产面临着秸秆还田、黑土退化等引起的土壤-植物-环境矛盾问题,以及适应规模化水稻生产体系的数字化智能机械化发展需求的双重挑战。范明生说:“未来在农艺技术不断优化基础上,仍待探索实现数字化、智慧化水稻绿色生产。”

未来,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将继续围绕黑土地保护、寒地稻作绿色生产、“大数据驱动智慧化决策-智能装备精准作业”的水稻智慧数字农场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撑区域发展和引领国家农业的绿色数字转型。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