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东部地区有望率先实现现代化之际,探索共富路径成为大势所趋。
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浙江被选为“模范生”。
先行先试、做出示范——探路共同富裕,浙江不仅仅在于“藏富于民”“用富于民”,还在于“美富于民”。
政府坚持底线思维 “绿色标尺”度量浙江发展
世事变化万千,顺势而为,方能行稳致远。从浙江的发展剖析,“十三五”时期,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7倍缩小至1.96倍。“口袋”富起来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浙江政府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必须树立底线思维。
“共同富裕,不仅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袋’‘脑袋’富起来,更需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具有命运共同体的生态环境美起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单锦炎如是说。
据悉,浙江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线一单”省市县三级全覆盖。“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浙江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2507个。优先保护单元1063个,占该省总面积的50.30%。重点管控单元1117个,占该省总面积的14.31%。陆域一般管控单元327个,占该省总面积的35.39%。
单锦炎告诉记者,编制如“三线一单”之类的“绿色标尺”,就是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划框子、定规则、列清单,所以编制只是基础,应用才是关键。
探索建立具有浙江特点的常态化GEP核算和考核制度、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着力培育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资产交易市场、构建完善全领域统筹的生态环境感知体系……近年来,浙江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绿色标尺”越来越完善。
有了“绿色标尺”,如何践行“绿色标准”呢?
“浙江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严环保执法省份,我们一直在用零容忍、严查处的态度践行着最严承诺。”单锦炎介绍,特别是2020年出台《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后,重奖举办最高金额达50万元,已发出单笔最高奖金30万元,有效激发全社会共同发现查办环境问题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环境秩序良好的局面。
民众敢于内破而立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
如果单是政府坚持底线思维,设置“绿色标尺”,那在“美富于民”这条路上,便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然回顾绿色发展之路,浙江民众敢于内破而立,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结结实实蹚出了一条“美富”之路。
“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的下姜村,过去这里交通闭塞,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急于摆脱贫困的下姜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把山砍秃。“最多时40多座木炭土窑同时开烧,大量树木被砍倒用于烧窑。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一位下姜村村民这样回忆曾经的村庄。
随着村里的山林资源日益减少,下姜村因养猪而变得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村庄的发展也因此陷入了困难。
想要脱贫,想要富裕,还想要绿水青山,这是下姜村村民年年岁岁的心愿。
21世纪初,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下姜村村民们修建起沼气池并配套改造厨房、卫生间、猪圈与沼气池相通,成为远近闻名的“沼气生态示范村”。下姜村还着力改善生态、发展有机农业,村里数百亩的大棚种了精品葡萄、草莓,溪边和山沟里还种着茶叶、水蜜桃和黄栀子,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蔬果飘香……
经过多年来村庄绿化环境、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如今下姜村,山水围绕,空气清新,当地依托优质的环境资源,发展旅游和民宿业等,蹚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数据显示,2020年下姜村累计接待游客近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26万元。
如今,下姜村还与周边的24个村一起,组成“大下姜”乡村联合体。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下姜”联合体分别规划了各具特色、彼此互补的产业带,注册了“大下姜”统一品牌。今年上半年,“大下姜”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近44%,强村与弱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浙江并非天生的“绿富美”,其蜕变是浙江政府和浙江民众在致富理念上“双向奔赴”开出的花朵。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王通林告诉记者,在浙江民众的广泛支持下,浙江正在培育百条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推广“大下姜”乡村联合体共富模式,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实现风景美向共富美,一处富向处处富提升。
人人传递生态理念 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浙江,这种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氛围浓郁。
“毛竹的用处很大,它不仅净化了空气,还能做成竹篮、竹架等,所以竹园是我家的‘绿色银行’。”“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请大家别再让井水变脏了。”……上述文字,来自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中心小学的校报《绿色明天》。从泛黄的纸页到新鲜的油墨,无不记录着那一抹一脉相承的“绿色”。
1997年,《绿色明天》于六五世界环境日当天创办。时隔一年后,乡土教材《生态建设读本》出版,将绿色教育融合渗透于各学科之中。1999年,“生态环境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实验课题荣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不仅仅在学校,浙江生态环境部门每年都会评选一批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依托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绿色学校的平台,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民众生活。
截至目前,浙江生态环境部门已评选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10家、省级绿色学校1822家,推进200多家单位环保设施定期对公众开放,累计开放次数达2000余次,“线上+线下”参观人数已超10万人次。
“此次我认捐了520元,想借着这一特别的数字表达对家乡的爱。”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当地乡贤吴勇今年2月参与了“我为国家公园增绿”苗木认捐活动。很多像他一样关注家乡生态的庆元人,都积极参与苗木认捐。目前活动已募集资金超过130万元,将用于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好生态给庆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林成龙是西班牙华侨,妻子是庆元人,随妻子第一次来到庆元这座生态县城,就被这里的生态景致所吸引。2018年在庆元招商政策的引导下,他决定在庆元建设栖花园生态养生体验区,总投资达8055万元。
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浙江顺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正在全力以赴完成高水平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的战略目标。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就是要在浙江大地率先展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基本图景,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以浙江的先行探索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探路。”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如是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