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庞无忌)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的崛起对国际老牌制造业的“工匠神话”发起挑战。中国市场的成熟和升级在增加吸引力的同时,也让这些“老店”不断加快脚步与之“共舞”。作为日本制造的代表之一,东芝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调整正是这一时代变化的缩影。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东芝一口气展出了6件前沿性展品,包括纯氢燃料电池系统H2RexTM、SCiB?锂离子电池、重离子癌症治疗技术展区、大功率半导体IEGT、3D超声波检测设备以及FLEXAIR空调室内机。这与人们印象当中以售卖冰箱、电视、洗衣机为主的东芝已经大为不同。
对于这种转变,东芝(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宫崎洋一在进博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芝拥有146年历史,1972年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东芝开始进入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东芝确实因将家电产品普及到中国而提高了知名度。
过去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本土家电品牌逐渐壮大。宫崎洋一说,随着整体东芝业务结构的调整,东芝逐渐淡出了B2C,不再面向个人用户,现在东芝主要是一个B2B公司。
这种战略性的调整,不仅是东芝独有的,不少传统日企比如日立、三菱电机等,以及其他的国际公司比如美国的通用电气(GE)、欧洲的飞利浦等,或早或晚都经历过。
针对近期东芝大连公司关闭的消息,宫崎洋一作了澄清:“因为我们关闭了东芝大连的一个工厂,有些社交媒体就说东芝要撤出中国,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他解释说,关闭的这家大连工厂建于30年前,当时工厂周边还是工业区;经过30年发展,工厂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周边厂房大都被住宅取代。这些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生产的产品也逐渐完成历史使命,加之,工厂设备老旧,经过慎重的考虑,东芝决定关闭大连工厂。
这只是东芝在大连的其中一家工厂。“其实我们在大连还有其他的投资,比如:跟中国合资的一家生产铁路机车牵引设备的工厂。双方仍在继续加深合作。”
宫崎洋一表示,目前中国市场的营收在东芝整个集团中占比约为15%左右。“中国是东芝集团在海外最大的市场,对我们极为重要。”
作为日本制造的代表,宫崎洋一认为,近30年来,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突飞猛进,产品质量非常好,有了非常惊人的进步。但中国和日本制造业企业在不同领域仍会有各自优势,今后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补充对方短板。
比如,现在东芝在半导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晶圆方面。今后,如果中国企业慢慢发展起来之后,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加强合作。目前电子元器件对东芝集团在中国的营收贡献最大,约占营收的四成左右。
明年将是东芝进入中国的第50年。宫崎洋一感受到中国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不断提升。“过去在部分产业领域,外企必须要跟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来投资,才能进入。”不过,近几年中国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施行,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不管哪国企业都享有同等机会。“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宫崎洋一说。
对于营商环境,他表示,主要有三个方面可能影响外商投资。一是税收方面的优待政策,比如建厂几年之内,采取免税支持,这对企业很有吸引力。
二是投资项目所在地的周边是不是有完整的供应链,能否便捷地为企业生产提供零部件,这也非常重要。
三是基础设施的完备,比如稳定的电力和水供应,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等,对企业投资意愿影响也很大。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