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地处西部内陆的鄂尔多斯冲上热搜。该地贴出年薪60万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启事。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我们财政可以负担得起”。
创意图片 中国经济网许子杰制作
大手笔投资教育是应有的积极姿态
近年来,因高薪招聘教师引发社会热议的,是深圳。深圳中学整个教师队伍中,毕业于清华北大的教师达百人。深圳市教育局公布的预算数据显示,深圳中学今年用于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的预算约为2亿元。
位于我国的内蒙古地区,鄂尔多斯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尽管,鄂尔多斯一直以高人均GDP著称,可是严重依赖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是现实,人才严重外流也是现实。许多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或城市,往往过分依赖资源开发,而忽略了对人才及其他产业的投入,长此以往,反而会丧失发展的后劲,最终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鄂尔多斯的发展也毫无意外地陷入上述的“资源诅咒说”。近几年,减轻煤炭依赖和产业转型,一直是鄂尔多斯的主题。
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中小学教育,很难留住高水平人才,也空谈摆脱过度资源依赖的境况。鄂尔多斯开出比深圳中学还要高一倍的教师薪资,体现出鄂尔多斯意识到发展现状,努力寻求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光靠砸钱能否引得凤凰来?
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当然有必要,但如果强化身份意识甚至唯名校、唯学历,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学历“高消费”之嫌。诚如网友所评价,“为啥非要招清北的呢?那么多985、211师范大学毕业生岂不更专业?”正确人才观绝不是简单地在“名校毕业生”和“名师”之间画等号,而是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落到实处。
这些成长于顶尖学府的名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多从事专业领域的学科研究工作,高校的教学体系与基础教育学科间的衔接较少,其对于学生的培养路径与专业师范院校也大不相同。在缺少教学指导和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名校毕业生教师难免让人产生“学得好但未必教得好”的担忧。
此外,中小学教师除了基础学科教学任务之外,还要配合学生家长对学生人格塑造、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多方面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着诸多了解。这些辅助技能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相比较于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名校毕业生在这方面显然仍有不足。因此,在高薪对待名校毕业生的同时,不可厚此薄彼,对原有资深教师也应有所优待。
教育不是“一锤子买卖”
不少网友表示“60万年薪确实非常诱人,但考虑到城市还是会犹豫”,体现的正是不少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难、留住人更难的窘状。客观地说,城市和人才是一对相互吸引、共生共促的互动关系,对人才而言,优厚的物质待遇固然重要,但城市气质和发展前景才是真正的吸引力所在。栽好梧桐树,用价值共识和长远愿景凝聚人心,更利于建立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
教育不是“一锤子买卖”,重在朝夕相处,贵在潜移默化。引进后,能否用得好、留得住、擅育人,更为考验教育管理者的智慧。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应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优势,在课程开发、课堂设计、教学改革等方面探索创新,发挥“鲶鱼效应”。通过更积极的引导、更扎实的举措、更有力的支持,令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缩短地区间、校际间教师质量差异,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最终让学生受益、让教育受益。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