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冠军杀手——精英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体操明星西蒙·拜尔斯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退出多项比赛,仅在东京奥运会上得到一枚平衡木铜牌;英国游泳运动员亚当·皮蒂8月3日声明退出东京奥运会,并表示在过去的七年里每年只休息两周让自己感到疲惫。

7月27日,美国队选手拜尔斯在跳马比赛中。当日,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在有明体操体育馆举行。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在里约奥运会上,拜尔斯曾是体操四金女王,皮蒂则是破世界纪录的100米蛙泳冠军,这一次打败他们的不是任何对手,是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精英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应对?

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力为和教育学院教授张凯。

什么是“twisties”?

退出团体赛后,拜尔斯声称自己受到“twisties”影响无法控制空中转体动作,并接连退出个人全能等多项比赛。

“关于twisties的产生目前没有确切的原因。”张力为说,“我们称为‘空间运动感知障碍’,至少是一种综合性的原因。”

“空间运动感知和肌肉运动直觉之间能够建立密切的联系,如果突然失去了正确的感知,就无法对肌肉进行控制,会在奔腾或者是落地的时候产生危险。”他说。

7月26日,英国选手亚当·皮蒂在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它不是一个像头疼感冒似的常见病,是一个很特殊的心理问题。”张力为说,“最后不得不宣布退出这个比赛,也可能是她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了一些潜在危险。”

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综合性

张力为在采访中解释,影响拜尔斯的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后果,这也是使精英运动员在竞赛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常见因素。

“第一个是普通大众熟知的压力,或称压力反应。”他说,“引起压力反应的压力源具有多样性,比如媒体的报道和他人的期待,尤其是重要人物的期待,属于社会性的压力源。”运动员对压力的反应程度不同,轻则包括“上厕所次数增加、发呆、注意狭窄等”,重则运动员甚至“回国以后没法下飞机”。

另外,体操运动员需要严格控重,在此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前庭器官失调,影响空间感知。“这种失调它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是一种过程性的失调或者是可逆性的失调。”张力为补充道。

7月26日,英国选手亚当·皮蒂取得冠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再者,“运动员在大赛之前会进行很大负荷的训练,能量消耗得越多就越不能及时恢复,应对压力的能量资源就会减少,生理和心理问题随之产生。心理上表现为烦躁、焦虑、睡不好觉,生理上的反应包括低烧、免疫系统受损、抵抗力下降等。”

“精英运动员的完美主义倾向也是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张力为补充道,“完美主义者有责任感、时间紧迫感,计划性很强,很坚定。但也有可能不原谅、不接受自己的失败,容易产生消极影响。”

短期为辅、长期为本的心理建设哲学

“西方的心理咨询包含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两个主要部分,在咱们传统文化中就叫做见地和修为。”张凯说,“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靠长期的完善、人格的塑造,这是关键。”

他介绍,中国的运动心理学给世界运动心理学有一些独特的贡献,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助力心理学发展。心理建设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阶段。短期建设具有较强指向性,目标在于帮助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成绩;而长期建设是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文化建设,帮助运动员自我人格的完善。“长期建设有助于运动员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将运动员终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7月27日,美国队选手西蒙·拜尔斯在跳马项目比赛中。当日,在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美国队获得银牌。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张凯表示,中国运动心理学者开展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例如通过书法、诗词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同时改善运动员的心境。“(运动员)争取最佳运动成绩的同时,能够在竞技运动训练过程当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完成终身发展的人生任务。”

“中国运动心理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张力为说,“这个过程体现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