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林超贤认为,只要能够“激励人心、打动人心”,就是好的主旋律电影。
因为《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紧急救援》等作品,很多人评价导演林超贤为“主旋律动作大片典范”。 热血,硬核,成了他电影的鲜明气质。
正在上映的电影《长津湖》,林超贤与陈凯歌、徐克一起担任导演。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林超贤认为,所谓 “主旋律”就是一种正能量,是看了电影之后你内心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电影的主题或人物能够“为你打气”。
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激励人心、打动人心”,就是好的主旋律电影。
《长津湖》由三位导演共同执导,每个人的角色是 “整体的一部分”,完成这部电影需要他们承担各自的工作。以动作戏见长的林超贤,在拍摄时主要负责处理动作的部分,例如仁川登陆、兴南港撤退、志愿军穿越干涸的河道等大型动作场面。
林超贤理解的 “动作”,不是一种形象,而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放到任何载体里。
对于动作戏的拍摄,林超贤有一套自己的创作逻辑和习惯。他会查阅很多相关资料,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身份与在团体里的岗位,然后思考适配人物的场景,最后再在场景里思考动作视野的呈现。
在《长津湖》中,青年演员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是一个新兵。林超贤说,“伍万里”刚到战场时,别说开枪了,子弹是什么样都不清楚。“他在战场里怎么成长,成长后他怎么看待战争?”林超贤介绍,在人物设计上,他们通过“成长”这个点,把“伍万里”的角色建立起来。
与林超贤此前执导的现代战争片《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不同,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长津湖》无法使用先进的科技军备。林超贤从真实历史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系列贴合当年志愿军打仗的戏份。
随着电影上映,林超贤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些创作构思。在拍民宅遭遇战的戏份前,他请团队特别建了一个村落模型,作为行军的蓝图。同时按时间脉络假设:哪一栋民宅会被炸毁?程度应该是怎样的?哪一栋会接连起火?志愿军的路线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林超贤的脑子里过了好几遍,他才正式进行拍摄。
《长津湖》中一镜到底的“血战乱石阵“戏份,展现了志愿军穿过干涸河床到林中潜藏的过程。这是一场没有肢体动作的动作戏,林超贤认为这场戏的关键在于反差感,即在静止状态下营造出动作戏的紧张和压力。
为了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去感受志愿军们的情绪与气氛,林超贤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电影中仅4分钟的镜头,光前期测试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之后经10天的拍摄,10个月的时间制作特效,这一画面才被呈现出来。林超贤用“值了”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林超贤说,这部电影是他拍片以来最慢的一部。“因为我每天能拍的内容是有限的,所有事都很复杂”。
这是一部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所以会有一些“古董级”的武器配备。“要这些枪械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射状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枪械就一直出现不配合、不听话的情况,又花了很多时间,导致现场的进度会慢很多;还有进场设置、场景表达、道具、放烟、放火、下雪等,有很多现场特效,又会很耽误时间”。
天气也是最大的“敌人”。作为香港导演,在极寒天气下拍戏对他来说还是头一回体验。“以前我一天能拍50几个镜头,现在一个晚上可能20个也拍不到。”
林超贤透露,在《长津湖》拍摄期间有连续60天都是夜戏——为了符合当年志愿军行军需要隐藏行踪、夜晚行军的真实情况。当时剧组在山上,拍摄环境是平均零下十几摄氏度,再加上有风,身体感受到的气温要再低5-7摄氏度。 “我没有这种经验,这对我来说已经很难熬了”。
在艰苦的拍摄环境中,剧组演员的“拼劲儿”令林超贤尤为感慨。因为要还原历史,演员拍戏时穿的都是单衣,并不御寒。“他们拍完我这组还要到别的导演组,轮着走。”林超贤感慨,演员们基本都是靠意志撑过来的。
这段经历也让林超贤对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产生了更深的敬意。“我们现在拍戏算什么啊?当年是零下40多摄氏度,你动都动不了,还能打吗?但是他们还是在冲锋陷阵。“
林超贤说,虽然电影不可能100%呈现真实历史,但是他们在尽量还原历史中志愿军的精神。“要呈现每个人的真实,要让观众看到面对难关,他们怎么过”。
“我们这次电影是还原历史,每一个设计都是为了表现那些志愿军当年面对的一切。”林超贤觉得,虽然电影展现了从前的某个年代,但打动观众的好故事没有年代的分别。“对观众来说,他们是在吸收银幕上你呈现的东西”。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