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留住美丽乡愁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社区内,绿树鲜花点缀着一排排古朴的藏式小楼。当地以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旅游民宿,新建的小剧院、“打牛角”(当地传统民俗运动)活动场成了“人气场所”。

建设新场地、整合旧资源,百姓有了新“舞台”。新文化进万家、新风尚进头脑,文明新风广泛传播。

“民宿经济带动大家致富,闲暇时间聚集起来办活动,听党课、唱藏戏、‘打牛角’。”吃上“旅游饭”的旦增白玛说,“以前天天牧羊放牛,现在自家开了民宿,跟全国各地游客打交道,更有精气神了。”

近年来,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加快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整合村史馆、戏台、非遗传承所、文体广场等资源,将公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推进文旅融合、弘扬时代正气、提振精神力量。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近1.3万个。浙江“文化驿站”、江西“红色阅读空间”、甘肃“乡村大舞台”、湖南“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等创新实践接地气、旺人气、正风气,广受群众好评。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传承、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村晚”舞台承载乡音、乡土、乡愁、乡情。

进入新时代,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机制不断健全,“村晚”通过网络联动,从区域的“小欢喜”发展成遍及全国的“大联欢”,记录传统文化、展现乡土乡情、描绘小康生活。

在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河马村,“村晚”已连续举办多年。“最初的想法是让过年回乡的人们少打麻将,多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于是就组织起能歌善舞的村民。”“河马村晚”发起人张涛说,“如今,我们这台节目仍然保持‘农民编、编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也宣传了党的政策。”

在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中,浙江庆元“月山春晚”特色节目《一个村的集体记忆》闪亮登场。节目展现犁秧田、打稻谷、捉泥鳅、磨豆腐、编草鞋等生产劳作场景和技能,原汁原味原生态呈现农家的创意和韵味。

吴美妫既是演员,也是“月山春晚”的见证人。“春晚带动了村里的旅游发展,很多人来月山旅游,我家的民宿也经常满客。”吴美妫如今是月山村远近闻名的民宿老板,“是春晚给一家人、给月山村带来了巨变。”

放眼神州,日益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数字显示,目前,全国共有群众文艺团体44万多个,每天都有千百万群众在城乡各地跳广场舞、搞大家唱。

在歌声中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在全国持续开展,红色旋律唱响城市与乡村。自5月在四川南充的巴蜀合唱节启动以来,带动各地开展歌咏活动近3万场,参与人次超1.7亿。

参与者感言道出人民心声——

“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这条路并不平坦,充满了风雨险阻,一代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汗水浇灌鲜花和绿树,这些印记,是不忘初心的精神之源。”

“大家唱,唱出对祖国发展成就的礼赞,更增强我们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