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担任首讲,7位知名学者轮番授课!新学期同济这门“金课”开讲啦!

“人工智能包含单体智能、集群智能和智能群系统三大类,每个类别都有一些基础性、本源性、关键的科学问题尚不清楚,还未得到根本性突破,同学们在这些领域大有可为!”9月8日晚,作为思政选修课“中国道路”的首讲,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以《迎接前沿性、颠覆性、变革性智能科技发展》为题,讲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态势,展望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他勉励同济青年学子要自觉肩负起大国竞争的历史重任,坚定道路自信,把握重大机遇,潜心攻坚,为加快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杰表示,人工智能是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工具,将成为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布局,将人工智能作为各国经济、社会、科技和军事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我国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加紧部署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战略,以牢牢把握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

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人才、理论研究、研究设施、产业布局、原创性成果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差距,急需追赶和超越。陈杰鼓励同济青年学子走自主创新的中国道路,瞄准人工智能前沿尚未很好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刻苦钻研,为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人工智能发展为同济大学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陈杰介绍,2018年12月,依托同济大学成立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便是其中之一。科学中心以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发现、知识创造、技术发明为主要任务,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建科学基础研究设施,布重点研发平台,承担国家任务,突出和强调智能科学自身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原创性,鼓励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研究和智能应用创造发明研究相结合,鼓励多学科和跨学科融合交叉。课上,陈杰还以作为人工智能典型应用的数字城市为例,介绍了同济大学正在以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支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人工智能是改变世界的新引擎,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网络、物理与人类系统(CPHS)正在和即将改变社会形态、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术将赋能各行业,各学科依托人工智能开展交叉融合将大有作为。”陈杰希望,青年学子把握这一大好机遇,在校期间练就过硬本领,为加快推动上海、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助力。

“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思政大课!”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郭静文慕名聆听了这堂课。她说,“陈校长不仅讲解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前沿动态,而且阐释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部署和重大发展机遇,可以很好激发学生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感,增强道路自信。”

“中国道路”是同济大学立足本校学科特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本学期“中国道路”课着重向学生展示中国在道路交通、人工智能、对外交往、工程建设、经济管理、探索月球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七个领域中国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成果,邀请学校领导分别授课。

这门课上,不仅他们可以从专业角度讲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道路和取得的成就,学生也可从授课教师身上领略专业精英的风范和行业领袖的风采,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又一探索。(吴金娇 通讯员黄艾娇 同济大学供图)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