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破十谋”论提出以来,县科技和经信局作为推动全县科技、工业、商贸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勇破思想坚冰,深谋转型突围,加快推动嘉鱼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创新驱动,在加快科技引领上谋突围。
一是立足嘉鱼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地走好“科创+产业”的路子。聚焦做优做强创新平台,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瓶颈,增强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2021年我县已有稳健医疗、元拓铝合金、恒嘉科技、嘉麟杰纺织、仕全兴聚氨酯5家企业申报了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金盛兰公司已与武汉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钢铁产业研究院。
二是聚焦协同创新发展,加快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重点依托武汉新港潘湾港区,承接部分武汉光谷和咸宁高新区外迁产业,发展武汉新港长江经济带,聚焦高效引育创新人才,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落实以项目聚才,以环境养才,以畅通用才。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2021年新增3家企业正在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三是聚焦政产学研用合作,着力畅通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充分发挥好武汉科技大学成果转化中心嘉鱼分中心的作用,让更多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嘉鱼,以“钱变纸”推动更多“纸变钱”,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今年7月,我县与武汉科技大学正式签订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了武汉科技大学成果转化中心嘉鱼分中心。截止目前,我县已完成6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湖北省科技成果登记8项。
围绕产业升级,在新旧动能转换上谋突围。提升传统产业升级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态,
一是狠抓招商引领产业突围。筑巢引凤,借梯上楼,充分发挥我县临长江、靠武汉的产业圈区位优势,积极实施“项目为王”战略,坚持“全产业链、全要素”招商,实行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夯实嘉鱼经济高质量发展底盘。目前已组建五个产业招商小组,深入走访调研重点企业50余家,收集上下游企业信息80余条,听取企业对产业链招商的意见和需求20余条。
二是盘活资产引领产业复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出击”。大力整合华义泰、华亿通、岐丰管业等闲置资产,建立闲置资产存量资料信息库,进一步腾笼换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高铁临港产业园建设,全力支持金盛兰集团、葛洲坝水泥、葛洲坝兴业走集群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道路。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与配套建设,强化对现有化工产业的技术改造,硬性增加对化工产业的环保和安全投入,进一步加强监管,全面盘活园区企业。
三是树立标杆引领产业提升。加大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各类示范企业、科创企业。全力支持冶金、纺织、食品等产业企业走集群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道路,建设一批省级智能化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引领带动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做大做强以武汉中用、中铁科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业。着力助推顺乐钢铁装备升级异地技改项目、稳健医疗(嘉鱼)科技产业园项目、金盛兰“1+5”产业集群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围绕产业链条,在聚焦高质量发展方面谋突围。
一是积极融入武嘉同城发展。围绕融入武汉,积极对接武汉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和大临港四大板块,争做武汉配套基地、生产基地。抢抓武汉建设汉南区的重大机遇,围绕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实行精准对接。
二是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围绕现代冶金建材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等五大重点产业链的“补、延、强、稳”,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积极对接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上下游渠道需求,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三是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以嘉鱼管材产业集群连续九年纳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契机,做大做强冶金建材产业,打造成为五百亿产业集群,做优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为百亿产业集群。
围绕提升服务,在增强经济发展软实力上谋突围。
一是聚焦市场主体难痛点上做好服务。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选取小切口精准突破,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扎实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降收费”行动,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进一步落实惠企政策,让优良的营商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二是着力商贸新业态做好服务。继续培育外贸出口、破零攻坚、自营出口主体,承接建设武汉农产品聚散基地和冷链物流基地,增强流通势能;发展特色街、商业综合区,打造明星商业街,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农产品上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好。
三是内练内功甘于俯身做好服务。进一步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坚持“六个一”(一呼到、一脸笑、一口应、一眨眼、一脚路、一身轻)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科经商务人俯身为企业群众服务意识,全力构建亲清政企关系,用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嘉鱼县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