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见血是技术不好?按压止血淤青?打针这些常识你要知道

最近,浙江3岁小女孩为逃避打针,骑车离家出走,引起了交警和广大网友的注意。“我不想打针针……”可爱的小女孩让人不禁莞尔一笑,也勾起了我们那些紧张的打针抽血记忆。为什么打针后会回血?为何打针后用消毒棉签按压会出现淤青?凝血功能差应该如何提高?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打针回血,拔针出血,是护士操作不当吗?

一听到要打针,古灵精怪的孩子就会编造千奇百怪的借口,就连大人有时候也难免会紧张。很多人对打针的排斥,有一半是来自于对打针见血的恐惧。

打针回血是护士操作不当吗?其实,注药前的回抽检查是注射过程中的规范操作,也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由于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的血管较丰富,为避免药物注入错误位置,护士会在注药前进行回抽动作,动、静脉注射见有回血后才能注入药物,但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就得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能将药液错误注入血管内。如果不回抽,可能导致用药方法改变,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

那为什么输液的时候护士不回抽也会出现回血呢?这实际上是人体自身的血压造成的。血液在血管内是流动的液体状态,有一定的压力,与外界会产生一个压强差,因此会造成一部分回血。另外,血管的压力也可以阻止空气倒流进血管,就算药液用光也不会让空气注射进去。所以打针输液时不用害怕回血现象,更不用担心空气自动进入血管而出现生命危险,因为这些都不影响健康。

拔针出血也是正常的吗?首先,穿刺针的斜面是具有切割能力的,所以皮肤和血管出现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再次,在静脉注射结束后,护士会在拔针之后的瞬间按压住针眼处,配合的偏差难免会导致一丝丝血迹流出,但“针眼”这细微的创伤,人体修复的功能很快就能修复好。相反,如果拔针后不按压也不出血,那有可能是血小板高或者血液粘稠,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多喝水啦。

注射采血后按压止血的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很多人在按压止血时,只用一个手指按压,或者边按边揉,交换式按压几秒不见血就松开了,其实这都是常见的错误止血方式。不仅短时间内止不住血,甚至还会造成皮下出血,出现淤青、血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按压止血呢?在这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到,每次输液、抽血,我们只能看见皮肤上出现一个针眼,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针眼,而是两个,一个是皮肤上的,一个是血管壁上的,只是因为血管在皮肤之下,我们看不见而已。所以,按压的时候可以沿着血管的方向把棉签竖着按压,或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进行纵向按压,用合适的力度持续3~5分钟,直至针口不再出血,这样的按压方式可以将皮肤表面和血管壁上的出血点整体压住,从而避免顾此失彼。

如果已经出现淤青,切忌马上热敷,因为这样做会阻碍出血点凝血的速度,反而会加重淤青的程度。正确方法是,在淤青出现24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促进血液凝固,同时尽量将手臂抬高到心脏的高度,24小时后再用热毛巾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化淤速度。

凝血知多少?养肝很重要

有没有发现打针后,有些人凝血特别快,而有些人却迟迟止不住血?这是因为人体凝血机制有差异。凝血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了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在这其中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维生素K、钙离子等多种要素参与进来。我们可以把凝血的过程想象为制作果冻过程,为了把液体状的果汁凝固成胶状,我们加入了各种材料组成的果冻粉,让各种物质相互作用变成凝胶状态。

人体共有14种凝血因子帮助血液凝固,大多数凝血因子都是由肝脏制造的。肝脏异常、血管壁异常、血小板低、血友病等都会导致凝血功能出现问题。当我们身体时常出现淤青,刷牙容易牙龈出血,小便呈红色,凝血时间比普通人长的时候,就要注意凝血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血液方面检查。

应该如何提高凝血功能?专家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K的水果和蔬菜,比如食用海藻、西兰花、胡萝卜、椰菜、菠菜、甘蓝菜、南瓜等等,来提高凝血功能;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制造凝血因子的肝脏,尽量不要抽烟喝酒,每天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注意多喝水,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

受访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胰胆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特邀专家丁如梅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