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辗转于沪上多个工人新村,80后作家如何探微这一空间喜忧

“上海不仅仅有洋房、里弄、旗袍、背头,还有不少寻常角落,俗世人情。”13日在上海书城的上海·故事读书会上,青年作家张怡微、沈轶伦聚焦“探微工人社区的情感结构”展开对谈。

生于曹杨新村,长于田林新村,现居于上钢新村,80后作家张怡微熟悉工人社区,也多次描写其中故事。她长大的过程,正好见证了上海工业城市的转型变化。比如,进入20世纪80年代,原本属于上海县虹桥公社小闸生产队的小闸镇,划归徐汇区田林街道;1985年田林街道办事处成立,这里成为上海市新辟的12个居民住宅小区之一;1987年徐汇区着手建立田林路商业街,此时上海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时期。在张怡微四五岁时,她母亲所在的无线电厂搬到徐汇区,他们一家也随着来到了田林新村。接连居住两个工人新村的经历,让她日益熟悉这种行政规划好的居住空间。

“小闸镇曾熟悉和见长的水路运输以及农业养殖,在高速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背景衬托下,渐渐显得不合时宜了。”沈轶伦说,在张怡微的小说里,她多次把田林新村和小闸镇作为主人公活动的舞台。有时,当地小贩的女人在路边找个高处放置脸盆,然后在煤球炉上生火,烧了开水,连壶提来,把水倒在脸盆里,随即把发辫哗啦啦解开,在周围路人众目睽睽下,开始洗头打肥皂。张怡微看到这个场景,总觉得好像误入他人的房间,然而洗头的人如此坦然,周边的邻里也不以为怪。“这场景里面含有一种直白的活力,也含有一种亘古不变的生命节奏,把张怡微迷住了。”

曾顶着80后、“新概念”标签,而今张怡微更多从浮泛的青春故事,转向世情与人心的刻画,笔下多是日常“一地鸡毛”,她写的小说被称为“世情小说”。“世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分类里很常见,从明代开始就有,鲁迅称之为“世情书”或“人情小说”,也有评论家称之为“家庭小说”,即以写实手法通过家庭故事介入社会的小说。张怡微对生活犄角旮旯的细腻感悟,使得小说从庸常浅表的琐事,一下纵深到读者心灵,勾起人们共通的感受。

一些小说背后氤氲着现实图景——在田林新村,所有的小区道路都是横平竖直,所有的建筑高度和外观几乎一致。按照生活片区,可以大致了解居民们的出身:这一片楼房住着产业工人,这一片住着本地农户,这一片住着分配来这里的知识分子。田林新村里的小孩子们,都按照自家住址,就近分去田林新村内设的各个幼儿园、小学、中学读书。如无意外,升入新学校的同学就是同一拨人。

田林新村里,居民们的需求都被预先设计安排好了。田林路上的商店满足人们日常使用,每隔一段距离,新村里设有菜场。加上位于宜山路的第六人民医院、位于柳州路的社区医院和位于漕溪路的龙华殡仪馆,几乎足不出这个区域,就能满足一生所需。与之相比,小闸镇真是一个异数,虽然道路不长,占地只有2.2万平方米,但它里面环境混沌、建筑混杂。

张怡微曾说,她小的时候,许多周围伙伴都是工人的孩子,纺织厂的、钢铁厂的、柴油机厂的、无线电厂的……“工人家庭对于我们爱读书的小孩,是很宽容的,父母们觉得家里有个孩子喜欢读书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读书总是对的。另外一方面,工人的自觉性又是很差的,他们其实很难总结好自己的一生,这是让我觉得心疼又同情的部分。”

跳开惯常的私人化写作,转向城市的深处,张怡微查阅大量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等资料与书籍,揣摩祖父辈的生存状态,为小说增加厚度和深度。她相信,写作本质上是经验的转换与分享,“能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有共鸣的人,哪怕是很小部分的人,我也觉得高兴。”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