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稻禾尽鞠躬

惊闻“”杂交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的噩耗,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翻出当年与袁隆平院士的合影照,眼睛湿润了,喃喃自语:多好的老人啊!

袁隆平院士的儿媳甘泉是蕲春赤东镇人,袁院士对儿媳和小孙子慈爱有加。因此,袁院士与蕲春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2年12月9日,蕲春县政府派员赴湖南长沙,与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签订了建设“国家优质杂交稻新成果蕲春展示基地”的相关协议。协议内容涵盖了水稻新技术推广、新产品研制和新成果试验等。

2003年9月6日,袁院士亲往蕲春县横车镇周桥村为“国家杂交稻新成果蕲春展示基地”揭牌。当年,周桥村基地水稻对比种植,杂交稻亩产增收200余公斤。杂交稻不仅具有抗虫、抗旱、抗倒伏、耐肥、耐寒等特点,还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我在蕲春县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期间,曾两次带队赴长沙,当面向袁隆平院士汇报杂交稻蕲春展示基地的工作情况。第一次因袁院士临时赴京开会,因此只呈送了文字汇报材料。

第二次见面是2006年3月17日。当天下午2点,袁院士的秘书把我们引进袁院士的接待室兼办公室。袁院士正微笑地站在门口等待着我们。

办公室很简朴,就一对单人沙发和条形沙发,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放大的杂交稻图片。当时春寒料峭,袁院士穿着朴素的唐装,虽然清瘦但很精神。我向袁院士递交了书面汇报材料,接着说:“袁老,您是闻名世界的‘杂交稻之父’,是大科学家,忙得很,今天下午向您汇报蕲春展示基地的工作,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

76岁的袁院士谦虚而又风趣地回答:“哪里是什么大科学家哟,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说什么家,我觉得说我是‘农学家’更合适些。我曾经做了一个“禾下乘凉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我和我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如今梦想成真了!”他指着墙上的大幅图片说:“这不,我俩就坐在杂交稻下面交谈呢!”说得在座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袁院士接着说:“就是再忙,儿媳家乡的‘父母官’来了,我也要好好陪陪。你不要拘束,有啥说啥,想什么就说什么。”他的话让我们感到十分轻松愉快。

我用20分钟的时间,向他汇报了蕲春杂交稻展示基地的进展情况、对比试验的实际情况、蕲春老百姓的反响与期待,县委、政府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恳求袁院士给予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

他边听边插话,并让秘书一一记下我们的要求和希望。

接下来就是聊天。袁院士说:“我的祖籍是江西德安,但我是1930年9月在北京出生的。兄弟五人中,我排行老二,小名二毛,我从小就很喜欢读书,爱提问。从小也很爱锻炼,读书时,每天早晨6点起床,洗漱完后就去操场锻炼身体。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我因为个头小没选中。在比赛那天,我不服气地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后面进入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我热情很高,才勉强答应我去试试。结果我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汉口赛区的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而且其他的同学无一入选。不久,我又在湖北全省的比赛中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的两块银牌。直到今天,我一直爱好游泳。游泳不仅锻炼了身体,还造就了我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个性。

袁老告诉我们,1949年,他19岁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专修遗传育种学。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派到位于湖南湘西雪峰山麓下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最初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有一次,我看见有人饿死在路边,才意识到:民以食为天,而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为了不让人民饿肚子,我挑战权威,发现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我选择了杂交稻的试验和栽培。”

“1960年7月,我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的早稻田中,发现了一株植株高大、颗粒饱满的水稻“鹤立鸡群”,我如获至宝,马上做好标记,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蕊进行镜检。第二年,我把收获的种子种下去,结果长出的水稻高矮不齐,我坐在田埂上很失望。在发呆中,我又突然来了灵感:水稻是自花授粉,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一定是个天然杂交种。我马上想到,用人工去掉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再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这不就得到了杂交优势吗?如果专门培育一种雄花退化的水稻,将其与其它品种混种在一起,用竹竿一赶,花粉就落在雌花上了,这不就产生了大量的杂交稻种了吗?后来,经过千百次的试验繁育,直到1966年2月28日,我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谈第17卷第4期上。”

我们像天真的孩子听大人讲故事一样,认真地听着袁院士侃侃而谈,尽管有些专业述语不太懂,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我问袁院士:“听说你上世纪70年代发明杂交水稻后,1980年后,我国将此作为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现在,杂交稻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推广3000多万亩,光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解决世界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是吗?”袁院士回答:“是这样。科学是无国界的。我将这项专利无偿地贡献给了国家。能让世界的人民吃上饱饭,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老人家宽阔的胸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十分崇敬。

我问袁院士:“您老除了研究杂交稻以外,业余时间还有什么爱好吗?”

“博览群书、拉小提琴。”

我伸出大拇指:“真不简单!”

一问一答,兴致勃勃。不知不觉,我们的交谈已进行了150分钟。

与袁院士合影后,我们带着精神和物质上的双丰收依依不舍地离别了长沙。

这次汇报后,袁院士对蕲春的支持落到实处:由蕲春提供“”蕲春珍稻”母本,每年在海南制作杂交珍稻种子;袁院士每年向蕲春无偿提供1000亩优质杂交稻种子;适时对蕲春展示基地的杂交稻种植提供无偿技术指导。

2013年,我虽然调往黄冈市林业局工作,但每年春节和袁老的生日,我们都相互联系。

2016年11月6日,袁隆平院士再次来到蕲春八里湖农场,对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攻关蕲春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袁院士对测产结果十分满意,高兴地说:“现在仅三分田就可供给一个人一年的口粮。要加大宣传,大力推广此品种,早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去年(庚子年)农历七月初九,是袁院士90周岁寿辰,我填了一首《江城子》词发给他:

平生追梦吨粮田,走南辕,踏山川。宿野餐风,子夜伴农眠。为创杂交籼水稻,亲试验,独争先。     八巡国际授殊篇,命星轩,载功天。为众奔波,人尽饭衣圆。世界恭袁公寿乐,惟康健,迓颐年。

他收到后十分高兴。

真没料到身体硬朗的袁公会这么快驾鹤西归,那一次辞别竟是与院士的永别。他与我们亲切交谈的情形,犹在眼前。

我们缅怀袁公的高尚人品,铭记他对蕲春人民的无私奉献。

愿他在驾鹤西归的路上,一路走好!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