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励志盲叔”自学20余载出版书籍 登台分享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图案,一切只能靠想象。武汉大学的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他“周叔叔”,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对学习的喜爱,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他是47岁的周顺,是街坊们眼中的“最励志盲人叔叔”。两岁时,他被发现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萎缩,几年后双眼失明。20多年来,他靠着听、想、记忆,自学了大学物理本科教材,四年的时间,周顺编写了长达200多页的《物理中的数学》教辅书籍,2017年,正式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目标受众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大学生。

在普通学校读到高中毕业

在周顺家中,不大的卧室里,堆满物理、数学和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以及一台学习用电脑。“我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书。”他乐呵呵地说。

两岁时,周顺被发现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萎缩。读小学二年级时,他就看不见黑板上的字了,之后更是完全失明,双眼只有微弱的光感。“在学校,我主要靠耳朵听老师讲,同学也帮忙读教材给我听。到了晚上,父亲几乎每天坚持给我读书两小时,手把手地教我写字。”就这样,他听完了小学课程。

升初中时,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读盲校。但周顺渴求接受正常的教育,父亲为此四处奔走,替他争取到上普通学校的机会。作为盲人,如何念完普通初中、高中课程?周顺说,靠听、想、记忆。“最困难的是学立体几何、物理电路,这些要画图,我完全靠听和想象,要理解特别不容易。”那些年,是父亲和老师握着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教他画出一个个抽象的几何图形。

让周顺遗憾的是,高中毕业时,他没能参加高考,为了让周顺谋到一技之长,父母将他送到武汉盲校,学了三年中医按摩。1992年,他成为武汉锅炉厂职工医院中医科按摩医师。

编写学习心得以回报社会

工作之余,周顺重拾高中课程,尤其是物理,他特别崇拜爱因斯坦,“他的才华、情操、品德都很厉害。”他曾想像爱因斯坦一样,在物理方面有所作为。

复习完高中物理,周顺开始自学大学本科数学、物理教材,他偶然结识武大物理学系学生毛卫东。有空时,毛卫东就给他读高等数学和经典力学的书。之后,更多人加入,接力为他读书,在大家的帮助下,周顺学完了大学本科阶段的光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四大力学等物理专业教材。

“我想成为一名灯塔守望者。”周顺说,他有个愿望:出书。近几年来,他将自己学习大学物理的经验,口述给志愿者们,请他们整理出来。“学习过程中,我走过不少弯路。我希望别人看了我的心得,能学得更顺一些,我觉得这也是我对社会回报的一种方式。”

得知周顺出书的愿望后,武汉大学多位老师主动帮忙,在他和武昌区残联、一家教育机构的支持下,大学本科物理学教辅书籍《物理中的数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武大教授姚端正认为,周顺编写的书很有特色,对学习物理中的数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现身讲述身残志坚追梦故事

负重前行,放飞梦想,身残志坚,逆光飞翔。去年6月,武昌区残联“听党话·跟党走·残健同行奔小康”巡回演讲举行首场活动,周顺作为宣讲团5位残障人士代表中的一员,分享了自己克服身体条件限制,无怨无悔追逐梦想、践行理想的故事,不时赢得观众自发的掌声。水果湖街武铁社区的残疾人协理员罗伟听完后深受鼓舞,“要把这种拼搏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既然热爱,就应该去努力地追求,我们常说上帝跟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帮你打开一扇窗,生活的窗户需要自己努力去推开。”周顺说,“就算我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萎缩,但是我还有手在,有耳朵在,我可以用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这没有什么可怕的。”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能学习物理,还能理解各种立体图形,还可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他说:“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