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萨拉曼卡的文学呼吸

在西班牙托尔梅斯河北岸,有一座美丽的古城。建造它用的石头并非常见的灰色,而是温暖的黄色。在阳光下远远望去,整座城市泛着金色的光芒。这就是萨拉曼卡。

萨拉曼卡是一座文化之城。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萨拉曼卡大学便建在这里,是西班牙从中世纪到现代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也是一座建筑之城,拥有美丽的城市广场和宏伟精致的古老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它还是一座活力之城,大学城的浓厚氛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年轻学子,充满国际与青春的气息。

在这座欧洲文化名城拥有的诸多身份中最真实的底色,当属文学。任何一个亲近西班牙语文学的人来到这座城市,都感受到这里自然散发出的浓厚文学气息。

城市中心——马约尔广场旁边,坐落着阿纳亚学院——萨拉曼卡大学语言文学院。它稳居城市中心,彰显着文学在这座城市中的超然地位。自古以来,这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城市与文学结缘,有众多优秀作家曾经在这里居住、生活,在这里著成的各类优秀西语书籍更是不计其数。

在银匠式风格的古老校门正对面的阿纳亚广场上,矗立着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卓越诗人路易斯·德·莱昂的雕像。这位黄金世纪抒情诗歌大师,以简朴质真却又精确优美的语言讴歌大自然。他毕业于萨拉曼卡大学,并在此任教,他所开创的“萨拉曼卡派”也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两大重要诗歌流派之一。

广场往南不远的老城区一隅,有一处独享静谧的花园。这座带有安达卢西亚风情的花园名曰“卡利斯托和梅莉贝娅的花园”,是为纪念中世纪晚期费尔南多·德·罗哈斯的名作《卡利斯托和梅莉贝娅的悲喜剧》(又名《塞莱斯蒂娜》)所建,作者塑造的人物塞莱斯蒂娜是世界文学中一个极其鲜活的经典形象。罗哈斯曾在萨拉曼卡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得学士学位,虽然在这部文学经典中并未指明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但相传故事或许就取材于此地,因而这座纪念花园便于1981年建在了这里。曼妙的葡萄藤缠绕着带有异域风情的奇花异草,平添一份浪漫情致,伴着小喷泉的汩汩流水和啾啾的鸟鸣声,仿佛那位美貌的贵族小姐随时都会走出来,在观景露台眺望老城的风景,幽幽等待着心上人的到来。

同样离阿纳亚广场不远的一条僻静街道上,在一家精雕细刻的古老宅门外,挂着一块毫不起眼却让人肃然起敬的牌匾:米盖尔·德·乌纳穆诺之家。他是西班牙学界巨擘,曾出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他坚持真理、追求自由的一身傲骨长久地被世人传颂,成为西班牙知识分子和民族精神的代表。今天,乌纳穆诺故居已成为一座博物馆,里面不仅保留着他的生活用品与写作手稿,同时也是一座学术研究中心,不断汇集着当代学界对乌纳穆诺的最新研究。

萨拉曼卡的文学气质蕴藏在这座古老城市的一呼一吸之间。不起眼的布告小广场上有头戴贝雷帽的当代著名女作家马丁·盖特的半身纪念雕塑,她在萨拉曼卡出生、成长;随意迈进一家咖啡馆,你都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现代著名作家贡萨洛·托伦特·巴列斯特尔真人大小的雕塑正坐在你旁边的咖啡桌前,那是他当年流连并写作的地方;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加和埃斯普龙塞达等文学大师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过这座城市。萨拉曼卡的形象,在反复的文学述说中,变得或神秘,或优雅,抑或奇幻,这些虚构而立体的形象与现实中温和敦厚的古城重合在一起,影影绰绰,勾勒出一个由万千文采汇聚而成的文学之魂。

萨拉曼卡城南侧的托尔梅斯河上,架着一座罗马桥,离桥不远的地方立着一个失明老人和半大男孩儿的雕塑,他们正是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的两位主人公。书中讲述,出生于托尔梅斯河畔的男孩拉萨路因为家贫,离别母亲,跟着失明老人讨生活。他们来到罗马桥畔,见有一只形状像公牛的石兽,失明老人骗孩子说石牛体内有轰轰声响,让他去听,却摁着他的脑袋使劲一推,撞得生疼。孩子如梦初醒,就此告别童年,步入成人的世界。这正是《小癞子》中的一个经典情节。

如今,这一老一少仍然站在那里,似在窃窃私语,又似各怀鬼胎,那神态栩栩如生,使人不禁感叹虚构的文学与现实在这座城市里早已完美地融为一体。小癞子顾盼神飞地望向日夜不停流淌的托尔梅斯河水,那水正如时光流逝,静默而恒久地守望着这座传奇文学古城的历史与未来。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