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出书怀念母亲:陪伴就是朝朝暮暮

人过中年,许多人会感觉到,一些现实问题仿佛一下袭来:自己不再年轻,父母已然老去,“疾病”与“死亡”被时光直接推至面前。

在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近日出版的新作中,也写到了自己的失亲之痛和对生命的思考。2017年,她的妈妈确诊患上癌症,敬一丹用心陪伴老人走过最后一段温情时光,后来将其中的点滴记录成书。

敬一丹。长江新世纪供图

这本书里面,也有一个女儿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完成妈妈的心愿

2015年,敬一丹从央视退休。此后,除了继续主持一些栏目外,她还当老师、写作,日子过得快乐而充实。

然而,一个坏消息打破了这份平静。2017年10月,敬一丹的妈妈被确诊为癌症。从那以后,敬一丹一直陪伴在妈妈的病床旁边,度过了与母亲最后一段温情时光。

平时,敬一丹的妈妈就很喜欢留存、分享生活的点滴,曾经用信件、文字、影像记录了自己和家庭的许多经历。这次,也在卧床时对她说:“你把这一段写写吧!我不能写了。”

敬一丹理解妈妈最后的心愿,但怎么也没有料到,离别来的这么快。2019年4月27日,妈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那一天正好是敬一丹64岁生日。

极度痛苦之中,她接受了这样的解释:64年前的这一天,我第一次脱离母体;64年后的这一天,我再一次脱离母体。

“妈妈是个习惯记录的人,当她没有能力去记录的时候,我来做这件事。”敬一丹决定完成妈妈生前的愿望,“如果我不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的话,我好像很难让自己安下心来。”

有价值的记录

写的过程有些艰难。敬一丹几次因为过度悲伤中断写作,“当我终于写完时,我觉得完成了一种对生命的再认识,也完成了和妈妈的一次灵魂对话。”

《床前明月光》立体封。长江新世纪供图

她给自己的新书取名《床前明月光》,这是以前夜深人静时,在病床前陪伴妈妈时想到的,“那是一个很痛苦的经历,觉得妈妈一点一点地走进暗夜。但即使是至暗时刻,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有光的,那就是月光。”

实际上,敬一丹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失亲之痛不能分担,但生命的体验可以共鸣。

比如,当亲人身患绝症,要不要如实相告?面对生死,应该持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承受巨大痛苦而治愈无望的时候,该怎么做?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人,不同的环境,选择也会不同。这些,正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在写作过程中,我更清醒地认识了我的至亲,认识了我自己,认识了血脉,所以即使很痛苦,这种记录也是有价值的。”她说。

妈妈去的去世,也让敬一丹比以往更意识到,自己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

“以前觉得夕阳、黄昏啊,那还不属于我,那是属于我的父母。然而我妈妈去世以后,我觉得我一下子就站在了夕阳里,一下子就望到了月光,也望到了天慢慢黑下去的那一步。”她说。

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确实如同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妈妈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她的生活态度。她是一个特别积极的人,头脑很清晰,很有方向感。”回忆起母亲,敬一丹的难过几乎掩饰不住。

之前,敬一丹曾把妈妈68年留存的1700封家信编成了一本书,“把这本书送给妈妈时,她正在做放疗。我一直觉得这些家信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妈妈看到它成为一个作品时,在精神上会得到一种力量。”

“我们做儿女的未必能够感觉到,当父母老去,慢慢失去一些能力时,他们也是需要肯定、鼓励、赞赏的,就像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得到他们的肯定、鼓励、赞赏一样。这是我做的让我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敬一丹说。

敬一丹。长江新世纪供图

对病重的至亲,也许陪伴才是不可替代的“药”。她对此感触很深,“陪伴不是探望,陪伴就是朝朝暮暮,在各种各样的琐细当中,让我们的至亲感觉到你在。”

为明天而写的一本书

妈妈去世后,敬一丹有一个念头,想去妈妈生前留下较多痕迹的地方走一走,她总觉得,在那里可以找到妈妈年轻时的痕迹。

“妈妈去世后,我感觉到我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空缺。”一开始,敬一丹很难接受这种精神空缺,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我就得接受这种空缺,而这种空缺会一直伴随着我。”

对她而言,送别妈妈的过程,也是自己认识生命一个过程,“我想我经历了这样的失去,有了这样一个痛苦的记录过程以后,对生活应该有更多的珍惜和向往。”

所以,《床前明月光》记录的是昨天的事,但却是为了明天而写的书。敬一丹希望,面对着时光,面对明天,我们最好从现在开始就有更多的生命思索。

“‘生命’这个词,我们真的理解吗?”敬一丹希望,我们在面对生命的时候更多一些从容,“我觉得这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

她在新书后记中写道:“逝者渐远,留给我们的一切都将保持着生命的温度。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会帮助我们获得心灵深处的宁静。”

“擦去眼泪,我要在阳台上种花了,用我妈妈给我留的种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