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中国》:理论视野 实践底色

《清廉中国——反腐败国家战略》/李雪勤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同时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在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治学习、思想学习和理论学习尤为必要。李雪勤新近出版的《清廉中国——反腐败国家战略》,是一本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反腐倡廉主题力作,读来给人启发和思考。

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我国实际出发,深刻论述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论反腐倡廉建设》《论权力制约和监督》《论坚守党的纪律》《论勇于自我革命》等几个章节,尤其体现作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研究、注重前瞻性研究和注重理论观点创新的特点。在解读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的同时,作者还悉心考察浙江等地的清廉建设实践,先后关注过浙江金华后陈村率先创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以及“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清廉浙江”等创新实践,为理论阐述铺上深刻的实践底色。

阅读全书,有三个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特点之一是说理透彻,道理深。如作者从8个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领导力,即体现在党中央的决心和意志上、体现在反腐败目标的确定上、体现在反腐败力量的统筹和整合上、体现在反腐败法规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上、体现在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监督和约束上、体现在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上、体现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上。视角全面,剖析深入,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和认识党的反腐败领导力,从而增强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特点之二是见解独到,观点新。作者通过研究分析指出:“要把腐败控制在最低水平,经济发展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提醒我们在坚决反对腐败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立清廉中国提供强大物质基础。反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制约和监督权力、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的“硬核”等观点,都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思考视角。在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和“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也多有独到之处。

特点之三是论证有力,逻辑严。作者在阐述“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一论点时,明确提出强化制约、强化监督、强化公开三点举措。其中,监督是要改进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巡视监督;公开是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行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依次分析制约、监督、公开的内涵外延,层层深入,推理和论证严密有力,能够有效引导读者的阅读和思考。

这本《清廉中国——反腐败国家战略》阐述我国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兼有理论视野与实践底色,思考从深从新,论述入理入心。其中的认识和观点有助于党员干部增长反腐倡廉知识,提升反腐倡廉能力;有助于党员干部认清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有助于党员干部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把党风廉政建设推向前进。(靳长根)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