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绘”出发展新图景

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从“刷脸”乘车到车路协同的无人驾驶,从智能家居到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科技近年来不断跃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新华社记者带你走进20日在天津开幕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现场,触摸发展的脉搏。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观众在会场外观看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新华社发(孙凡越 摄)

新生活:智能驱动未来触手可及

相隔千里拍摄一张全家福,观看足球比赛随心选择画面视角,家中小朋友偷吃冰激凌时冰箱会发出警报……在海信展台前,海信网络科技副总裁孙永良将这些“黑科技”应用娓娓道来,背后提供支撑的,正是海信充满智慧与想象的“家庭大脑”。

“最常见的语音、图像、视频等先进识别技术,已经广泛集成到手机、汽车、机器人中,融入商业和社会服务各个领域。”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拍摄的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化妆“手残”?智能美妆镜通过分析面部比例,自动匹配适合妆容,还附带美妆教学视频;穿搭“无感”?搭载智能技术的3D云镜化身专属形象管理师,自动测量体型数据,推荐不同款式着装……

在世界智能大会现场,智能科技新成果目不暇接。市场源源不断输出创新科技与产品,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教师在智慧教室挥动手臂实现屏幕翻页;互联网医生在线问诊,将“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手段远程实现……智能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层出不穷,深刻改变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在展示“神工三号”脑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系统。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走向高端市场,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及业态,进一步走进大众生活,惠及民生。”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孙宁说。

在智能科技赋能下,智慧生活也变得更有品位。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智慧小区内,红色智慧跑道上搭载的摄像头,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记录居民的运动数据,指导其开展健身活动,一旁的智能健身设施还能计算其运动消耗的热量。“智能化设备让我们老年人也能感受到智慧福利。”社区居民李阿姨说。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参观者观看一款四足机器人展示。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法国学者、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在线上表示,世界正经历巨变,让能源得到合理利用,水资源得到智能管理,人工智能赋能下建设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经济:智能制造玩转“黑科技”

工厂不需要人,机器相互配合生产,品质由智能机器把控——这座“黑灯工厂”不是电影中的未来世界,而是大会上小米集团展示的智能工厂。

“除极个别外,智能工厂的设备都是小米自己或投资的企业研发,国产化程度非常高。”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说。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未来已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565亿美元,增长率为12%。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拍摄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新华社发(孙凡越 摄)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路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点明人工智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赋能,中国智造已然腾飞。

四溅的铁花,高高的铁炉,是传统工业的代表。如今,钢铁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在阿里云展位,屏幕上新天钢集团的各项炼钢数据不停变动,吨钢电耗、铁水单耗、连铸机拉速等数据一目了然。这是阿里云为新天钢集团打造的工业大数据平台。“通过智能化改造,一座年产量600万吨的钢铁厂一年可降低成本2000多万元。”阿里云工业行业高级经理董杰说。

从海尔衣联网到中建五局智慧工地,再到天津港5G赋能智慧港口,智能驱动经济发展的案例在此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比比皆是。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观众体验智慧驾驶座舱。新华社发(孙凡越 摄)

五月津城,绿意盎然。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在屋顶沐浴着阳光。光伏座椅、光伏垃圾桶、光伏路面、光伏玻璃等聚集在小院中。

“这是天津市第一家现实应用的零能耗建筑。”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于波说。人工智能技术让零能耗成为可能,低碳生活不再遥不可及。

创新,无处不在。在5G未来工厂,无人搬运车来回穿梭、5G远程驾驶十几公里外的无人汽车、手机下单个性化产品后企业自动生产并配送……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观众体验科大讯飞的声音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未来工厂接到订单后,制造流程全部是智能化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是今后工厂的发展方向。”天津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陈凤衍说。

“今天的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互联网产业市场,市场的需求必将催生创新科技、创新产品,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样本和方案。”万钢说,“立足中国开放的环境和市场优势,我们要坚持全球胸怀,创新自信,更加积极融入国际人工智能的创新生态。”

新期待:自主突破再迈新台阶

“竞逐人工智能蓝海是一道必答题,不是选择题!”展望未来,随着5G商用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手握智慧家庭入口智能电视的海信集团控股公司高级副总裁陈维强满怀信心。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重塑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加速落地应用。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部门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过去十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到全球总量的74.7%。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自然语言处理、芯片技术、机器学习……中国在十几个人工智能领域长板不断延长。在人机交互、知识工程、计算机图形、计算理论等领域尚需努力。

“缺芯”之痛犹在,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的关键要素,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不足30%。

与此同时,IBM宣布推出全球首个2纳米芯片技术不久,台积电在1纳米以下制程取得重大突破,向着“摩尔定律”的极限发起冲锋。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拍摄的世界智能大会会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鲜明对比背后,是必须改变的决心与勇气。“人工智能要聚焦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成果落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赋能倍增作用。”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认为。

万钢指出,人工智能领域还需要突破若干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有效地将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相结合,构建知识群、技术群、产业群互动融合的,人才、制度、文化相互支撑的,高水平开放的、创新的生态系统。”

在中国智能制造版图中,智能硬件、智能软件及智能产业人才,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及生态链。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说,最核心的是智能产业人才。“中国突破智能产业瓶颈关键,就在于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智能产业人才队伍来。”

5月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消毒机器人在世界智能大会会场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在视频连线中表示,中国需要提升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本科教育的水平,并扩大其规模。

周济认为,未来15年,正是智能制造这个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业必须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集中优势力量打一场战略决战,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进入世界产业链的中高端,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开道超车”。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