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今中华典籍中,劝人勤俭节约的格言诗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俯拾皆是。这些对于勤俭节约的劝告,不仅是涵养个人品格的一种提醒,更是对人与社会相互关联的一种警示。
今天,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风雨历程,老一辈革命家们励精图治、勤俭建国的事迹,依然是我们应该深刻于心,实践在行的精神品格。特别是在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人民向着小康生活迈进的关键时刻,更应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朴素为榜样,筑牢勤俭节约的坚实基座。
勤俭节约,是赓续艰苦奋斗精神的有力行动。毛泽东同志就曾经说过:“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毛泽东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而依然舍不得扔掉、周恩来每餐吃饭,放碗前“一片菜叶抹碗底”的简朴饮食,这些事迹,是因为他们小气吝啬吗?肯定不是。而是他们胸怀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幸福。他们持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因为国家的建设、人民的幸福的需要,需要秉承这种精神去奋斗、去创造。也正是在这种艰苦朴素的精神支撑下,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今天的繁荣富强。
勤俭节约,是推动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在取得全面脱贫攻坚胜利的喜庆时刻,提倡勤俭节约更是防微杜渐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古人也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所以,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是来自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艰苦朴素奋斗得来的,一根纱、一粒米,都凝聚着无数颗闪光的汗水。仓廪实,天下安。继承勤俭节约,聚沙成塔、聚腋成裘,让每一颗粮食都充盈我们的仓库,我们的全面小康就更有底气,在全面小康的奋进路上,就更有力气。
勤俭节约,是照鉴文明品质的永恒明镜。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根植于心的道德修养。《左传》说:“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可见,长久以来,勤俭节约一直是一种德行,是一种深植于心的素养。而勤俭节约或是铺张浪费,是照见一个人文明品质、社会素养的镜子。
“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在我国朝着全面走向小康生活迈步的时刻,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刻,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更应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不移地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评论员张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