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产业兴村

印山村地处陆溪镇东南,原来是有名的贫困村、后进村、空心村。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和陆溪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印山村抢抓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东吴大道建设机遇,全村不仅高质量脱贫出列,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印山村着力配好班子建强支部,整合筹措资金300余万元,建成96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和4800多平方米的“印山红”乡村文化广场,按照政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宣传教育中心、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六个中心”布局,把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各类协会、合作社、企业等各类组织全部请到村里集中办公。通过优化完善阵地功能布局,党群服务中心形象显著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长年达到98%以上。在强有力的党委班子的带领下,村里每一天都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村里的变化真是大,这次回来我也不打算出去了,就留在家门口发展。”近日,陆溪镇印山村一些回乡探亲的年轻人,看到家门口的发展变化后,纷纷决定留在家门口发展。印山村党支部书记尹爱清说,近几年,能够明显感觉到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不少人借着村里发展旅游的机遇,选择就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收入不低,而且能照顾到家人。

尹爱清介绍,村里的“发展蓝图”,他在脑子里绘制了很久,为了能如愿把它变成现实,印山村按照“规划先行”,聘请专业规划团队对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进行同规划、同推进。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结合各组各湾自然地理和民俗风貌,最终确定了五个中心集居点、一个迁村腾地点,明确了旅游、林果两大产业发展重点。同步高起点规划康丰源旅游综合体,把印山村总体发展规划与康丰源发展规划相融合。近几年村里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发展,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才有了今天的美丽乡村面貌。

“要想乡村真正留得住人,关键还是要经济发展。”尹爱清说,结合丘陵地形特点,这几年村里大力发展林果种植及旅游产业,去往深圳招引本村能人龚康回乡开发建设集静养休闲、自助互动、亲子娱乐为一体的康丰源旅游综合体,目前项目一期已投资8000余万建成占地3000亩的月亮湾公园、印山十八坊民俗文化村、千亩桃林、脐橙园、生态采摘园、大岩湖畔宾馆、千人餐厅、田园自助餐厅、儿童游乐场及华中地区跨度最大的花海漫步景观栈道等,今年三月份开业,游客纷至沓来,场面火爆,成为周边新的网红打卡地。

同时,该村还三下广西招引广西老板投资建设千亩水肥一体化沃柑等项目,带动农民合作社发展林果产业,进行劳务派遣。加上光伏项目、鱼池改造等项目,近几年村集体收入每年从以前的不足1万元增加到年35万元。这些项目直接带动全村300多户农户,为村民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其中有46户贫困户参与长期务工,年增收15000元以上。

在发展经济、兴旺旅游的同时,印山村也一直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抓在手上,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按照“勤俭节约,干净整洁”要求,该村创新“画眉”模式,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围绕“清拆改种建”要求,对老屋李家湾、尹家湾,龚张家湾等自然湾进行整治,拆除乱建乱搭5处,拆除13座破旧房屋及厕所,铺草皮1500平方米,修建步道防腐木栏杆186米,古砖景观围墙1600米,仿古木围栏189米,栽种绿化树木4857棵,房屋立面改造1380平方米,工字砖生态护坡536平方米,搭竹篱笆585米,清理垃圾杂物,整治沟渠污水,建设生态美丽宜居自然湾。同时该村还建立了村湾全覆盖保洁机制,现在的印山时时干净整洁,处处鸟语花香,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印山村还创新美丽乡村治理模式,探索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大力推广孝德文化、勤劳文化,组建舞龙、舞狮、书法、绘画等文化队伍,邀请乡土文人进行各类创作,每年至少组织3次以上百姓大舞台、10余场村湾夜话,开展宗教、迷信、赌博等集中整治,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群众多次讨论商定村规民约,组建自然湾理事会,用村规民约来规范村民言行。近几年,印山村未发生一起县级以上上访事件,全村各类矛盾纠纷逐年下降,社会和谐安定。(耿海军 邓丹 来红安)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