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实在、办事实在”、“脾气好、很负责任”……这是他接待过的上访群众一致的称赞。他,就是咸宁市嘉鱼县信访局副局长彭光新。
2006年6月以来,彭光新一直驻守在信访工作第一线,先后接待信访群众1.9万多人,办理群众来信3000多封,处理网上信访事项2000多件,协调化解信访积案517件,他用耐心、爱心、真心换来信访群众的满意,为促进一方发展、服务一方百姓、维护一方平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本记满群众诉求的笔记本
信访工作,无分巨细,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1年春节假期结束后上班第一天,彭光新翻开自己的工作笔记本,记下今春第一份信访事项办理记录。
信访人基本情况、主要诉求、处理结论、落实情况、信访人意见……彭光新在笔记本上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彭光新十多年接访工作中一直坚持的习惯。
走进彭光新的办公室,桌上堆的是一摞摞信访材料,书柜里装的是一本本工作笔记。彭光新就是用这种“笨办法”,鞭策自己把每一件信访事项办出结果,也让自己在繁琐工作中感受到浓浓的满足。
彭光新接待来访群众
一把被上访人跺坏的椅子
信访工作就是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2009年的冬天,上访人老李的侄子下楼不慎扭伤了脚,到县某医院治疗做了手术,手术后脚掌不能正常着地。家属找医院要赔偿,但医院不承认这是医疗事故,不肯赔偿。事情发生后,侄子父母向老李求助,老李投诉无门,只有上访,情急之下一脚跺坏了办公室的椅子。
彭光新说:“你先消消气,你是来解决问题的,发脾气管什么用呢?”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彭光新建议老李带侄子去做医疗鉴定,并承诺根据鉴定结果再来协调。
拿到省某医院出具的“确属医疗事故”鉴定书,彭光新立即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最终促使医院给予了赔偿。后来,彭光新又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老李侄子申办了低保,办理了残疾证,每月可领取补贴。
事后,老李主动到信访局修好了被他跺坏的那把椅子。他感激地说:“彭局长就是我侄子的亲人啊!”
彭光新与信访人交谈
一筐送到办公室的红薯
你对群众有多亲,群众就对你有多亲。
2019年9月,嘉鱼县官桥镇朱砂村村民郑大姐,扛着一筐红薯来到信访局,急切的说要找彭光新。
“家里种了些红薯,虽说不值钱,但味道很不错,送给您表示我的一点心意。”郑大姐说。
2014年10月,郑大姐的爱人老李骑摩托车外出时,被某单位一辆“皮卡”车撞倒。经治疗后,保险公司按照一般交通事故进行了赔偿。
可随后郑大姐发现,车祸还引发了老李脑内积血,并逐步压迫脑神经,导致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每年仅吃药和护理用品都要花费数万元。
到2016年底,保险公司赔付的4万余元早已用完。看着行动不便、吃饭都要喂到嘴边的老李,想想需要每天吃药、使用尿不湿的不菲花费,郑大姐几近绝望。
无奈之下,郑大姐到信访局找到了彭光新。
在了解情况后,彭光新二话没说,出面找到了肇事司机单位,经多次协商,又为郑大姐爱人争取到了5万元补偿。
“彭局长为我的事费了很多心思。”郑大姐说,“他的恩情我会记一辈子。”
十多年来,有不少问题得到解决的上访群众给他送来礼品,都被他一一婉拒了。
“为民解难,是信访干部的天职,群众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成就。”彭光新说。
一个藏在办公桌下的药罐
在信访一线15个年头的高强度工作,让彭光新患上了声带息肉、颈椎、腰椎、痛风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医生建议中医调理,开出的药单整整两页纸。为了不影响工作,彭光新买了一个大药罐,悄悄放进办公室。忙起来顾不上回家的时候,就自己煎药吃。
2018年信访积案集中攻坚期间,彭光新痛风病急性发作,双脚肿得不能走路,疼痛难忍,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一段时间。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他在医院刚打完针,就拄着拐杖回到了工作岗位。连续多天协调督办,最终有效化解信访积案35件,而他却也因此瘦了一大圈。
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职责扛在肩上,把使命刻在骨子里。彭光新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持续的无声地发光发热,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出色答卷。
来源:湖北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