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托起小康梦

17日,嘉鱼县渡普镇王家庄村忠文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脐橙基地一片丰收景象,农户们忙着采摘脐橙。

王家庄村曾是嘉鱼县12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大多百姓以养鱼为生,收入水平不高。近几年来,通过大力发展脐橙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鼓了荷包,过上了好日子。

截止目前,该村已带动47户贫困户脱贫,全村每户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据统计,今年该村脐橙种植面积已达3300亩。

脐橙产业扶贫只是我市产业扶贫的缩影。市农业农村局透露,全市特色产业带动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比率达到100%,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比率达到100%。

实践证明,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没有产业支撑,脱贫攻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育产业、强主体、拓市场、创品牌、建机制,如今,产业扶贫在鄂南大地枝繁叶茂。

产业脱贫,挑起了咸宁脱贫攻坚大梁。

脱贫产业基地有特色、有规模。2020年,崇阳县鸡鸣峰中药材种植公司、叶氏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联合200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户45户),在鸡鸣峰山及山脚周边新种植白芨3000亩,计划下半年发展到10000亩。崇阳桂花泉镇新增雷竹3000余亩,雷竹栽种总面积达到9000余亩。截至目前,全市玉米、大豆、红薯等特色杂粮种植面积增加8万亩;新发展中药材、茶叶、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超过2万亩,其中中药材8000亩以上,茶园5000亩,雷竹3000亩,水果3000亩。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达到9.18万户,特色产业覆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比率超过100%。

脱贫产业主体有典型、有带动。湖北种乐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红薯种植加工,建有红薯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0万斤,公司通过“龙头+基地+农户”模式保底价收购红薯,2020年带动全市发展2万亩红薯,带动近千名贫困户增收,公司按0.35/斤进行保底收购。湖北领康中药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崇阳县8个村建立中药材基地8600多亩,带动铜钟、在下、清水、龙飞、坳上等村级集体年经济增收5万以上,500多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近万元。

脱贫产业技术有培训、有指导。制定《2020年“桂乡农匠365”开展“推技术、兴产业、保增收、促脱贫”农业技术服务专题行动方案》,组织桂乡农匠专家组下基层开展技术服务4次。联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举办咸宁市农民教育培训香菇种植培训班,组织各地香菇种植大户45人参加集中理论培训及参观学习。同时开展“一村多名大学生”培训,实现所有行政村“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培养“全覆盖”。全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报名1007人,录取450人,其中贫困村录取120人。

脱贫产业政策有力度、有支持。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联合制定《咸宁市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要点》,指导各地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各县市区上半年纷纷出台了支持政策,其中咸安区《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方案》、《嘉鱼县2020年度产业扶贫奖补办法》、赤壁市《奋力夺取“战疫”“战贫”双胜利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通城县《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及返乡就业创业优惠十条》、崇阳县《2020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政策》、通山县《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奖补实施方案》。崇阳县针对贫困户和边缘户出台8项奖补措施,覆盖15个产业,每户最高可达2000元。

脱贫产业模式有创新、有成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易于推广、管理简单、效益良好、见效快捷的红薯、早春玉米、西瓜、马蒂、葛根、白茶等6个好品种,在“135”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上,新推出壮大村集体的“235”林下生态养殖模式,以及稻虾共作模式、白芨合作种植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等新产业模式。2019年至今,在全市87个贫困村重点推广了“135”林下生态养殖模式,累计建成育雏基地3个,发展“鸡别墅”4747个,发放鸡苗21万羽、豚苗1万只。在崇阳县蛤蟆石村建立育雏基地,年出栏量将在10万羽。6个新品种、6个新模式累计带动贫困户2万余人。

最是一年秋色好,产业花开别样红。放眼鄂南希望的田野上,扶贫产业风生水起,全面小康的生动图景昂然铺开,处处是希望在升腾、幸福在绽放。(朱哲)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