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解读《宗教事务条例》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我国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极为重要的内容。多民族、多文化恰恰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解读《宗教事务条例》

《宗教事务条例》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修订,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修订,进一步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规范了宗教事务管理,还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

《条例》修订的必要性《条例》的修订出台,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贯彻中央宗教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通过修订《条例》,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决策部署法定化、制度化,对于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条例》修订的意义1、修订《条例》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2、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在宗教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标志着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4、宗教事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有利于更好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规范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条例》修订的亮点1、 推进了宗教事务管理的相关制度更加健全。2、对相关部门或组织的职责规定更加明晰具体。3、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保障更加有力。4、及时吸收提升了政策、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中的成熟的管理制度。5、更好地体现了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原则。

新修订《条例》进一步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制定了更为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更加规范的法律程序,特别是在行政审批、行政监管、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上更加规范具体,明确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有助于行政管理人员进一步树立法治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宗教问题。

来源:嘉鱼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