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插花扶贫县,2018年底,嘉鱼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坚持产业引领,增强造血功能。这是嘉鱼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共识,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不二“法宝”。
“归结到一点,就是激发内生动力。”嘉鱼县主要领导表示,扶贫根本在于扶志、扶智。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自强自立,脱贫的内生动力就会源源不绝。
一
新街镇蜀港村。村民程贤功正在添加草料。牛栏内,一头头肉牛膀阔腰圆,健硕非常。
“供不应求!”程贤功说,现在牛肉消费量大,只要有牛出栏,近50元一斤的牛肉,很快便被一抢而空。
程贤功的养牛事业起步于2014年。那一年,因家大口阔而被评为贫困户的程贤功,通过仔细考察、深入调研,发现牛肉市场比较火爆,牛肉价格坚挺、前景可观。而他从小放牛长大,又学过兽医,养牛独具优势。
经过实地考察,程贤功多方筹措资金15万元,兴建了一个80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
2015年10月,已实现脱贫的程贤功,带领5户贫困户和10余户农户,利用扶贫小额贷款成立养牛基地。并在2016年3月,注册成立嘉鱼县泊良湖养牛专业合作社。
后经逐年的投入和改扩建,合作社养牛规模达到150头以上,每年纯收入约15万元。5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利3万元。
2018年,程贤功被评为嘉鱼县“脱贫之星”。对他的评语是:在嘉鱼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他不仅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而且是第一个贫困户带领贫困户抱团取暖,带动贫困户发挥内生动力,发展扶贫产业而自主脱贫的带头人。
二
渡普镇王家庄村。村民杨续炎头顶烈日,正在自家脐橙园里为果树挂上黄板。
在他身边,一个个还是青绿色的脐橙已挂满了果树。黄板、绿果,在阳光下十分耀眼。
“这种黄板可以有效诱杀果树害虫,保证果子品质和产量。”一脸憨厚的杨续炎,说起果园的管理来,头头是道。
杨续炎一家四口人,他和妻子均为残疾人,是村里兜底贫困户。前些年,杨续炎一家在西凉湖以养鱼、养螃蟹为业,日子虽然清苦,却也能勉强糊口。2015年,嘉鱼启动西凉湖退渔还湖,渔民纷纷洗脚上岸。
日子更艰难了。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杨续炎跟村里的其他村民一样,放下船桨拿锄头,拆掉渔网做围栏,开拓荒坡、荒地,引进脐橙种苗,搞起了脐橙种植。
“种了6亩脐橙,挂果的有3亩。”杨续炎说,挂果的脐橙每亩可收入近万元。
一个蓝色的鸡别墅,静静的安放在杨续炎家门口的一棵柚子树下。阴凉处,数十只土鸡正欢快觅食,这是杨续炎一家为增加收入,采用“135模式”养的鸡。
“是个硬气的人。”村党支部书记王会廉说,尽管有政策兜底,但老杨种脐橙、养鸡、种水田、打工,什么活都做,劲头很足。
“自己把自己顾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改善生活。”杨续炎说,“等产业搞起来就好了。”
三
高铁岭镇八斗角村。村民向振满站在自家改造一新的房子前,望着门前一大片小龙虾基地和湘莲基地,喜笑颜开。
向振满一家三口人,因妻子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儿子读书导致家庭贫困。不甘贫困的一家人曾想尽办法摆脱贫困,却始终不得门道。
2016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向振满如沐春风,决心通过发展小龙虾和湘莲产业摆脱贫困。
搞产业,还得有技术。此时,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县镇村各级都组织了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向振满抓住机会,主动报名参加学习。
经过多次培训学习,向振满的养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凭借着吃苦耐劳和日渐积累的经验,2018年,他的小龙虾养殖面积由最初的10余亩发展到40余亩,另外还种了20多亩的湘莲,年收入达15万元,一举脱贫。
向振满富了,还荣获全镇“脱贫之星”称号。但苦日子里走出来的向振满,没有就此停步。
面对上门求教的乡亲,向振满将自己多年总结的养虾经验倾囊相授。他说,希望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贫困户向雪清,就是在向振满的带动下,开始了稻田养虾,如今成为拥有50多亩龙虾的养殖大户。
向振满说:“只要敢想敢干,再加上勤劳好学,就一定能自主脱贫致富。”(朱哲 谭昌强 龙钰)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