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红榜】四邑公堤上有对“母子兵”

7月22日下午,经过长江干堤四邑公堤肖家洲村堤段时,一对特殊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那是我村十组组长彭艳梅和她儿子周靓。”正在堤段巡哨的村干部杨登左告诉记者,“这是防汛少见的一对‘母子兵’呢”。

原来,自从嘉鱼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后,作为组长的彭艳梅就带着组里的劳力上了长江干堤四邑公堤的防汛一线。而她今年刚满18岁的儿子周靓,在参加完高考的第二天就跟着上了堤,目前已坚守近半个月。

母子俩头碰头,正和其他村民一起,在堤脚开挖排水沟,场面十分温馨。

趁着工作的间隙,记者采访了这对“母子兵”。

为什么上堤防汛?周靓说,看到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显得十分劳累。当从妈妈那里得知是在防汛时,周靓主动表示,自己也要去。

“很意外。”彭艳梅说,当周靓主动提出要跟去防汛时,她还担心儿子什么都不会,能不能吃得消。

“不会,我去跟着大人学啊。”将信将疑的彭艳梅,看到儿子态度坚决,便答应让儿子“试试看”。

生平第一次上堤防汛的周靓,凭着一股新鲜劲儿,在坚持了几天后发现,“防汛一点都不好玩”。

周靓笑着说,一开始看他们挖沟感觉很简单,但自己一上手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太难了,所以我就问他们该怎么挖,就应该前面挖浅一点,后面挖深一点,让积水流下来。”

环境的艰苦、工作的劳累,让周靓萌生退意。

“太累了,腰酸背疼的。平时都是吃一小碗饭,十一二点才睡。现在每顿要吃一大碗,八点就睡了。”周靓说,当他想打退堂鼓时,妈妈却不同意了。

“男子汉,要有担当、吃得起苦。趁这个机会,要多锻炼自己。”在彭艳梅的劝说下,周靓咬牙坚持了下来。

半个月下来,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有模有样。周靓晒黑了、壮实了,也知道疼人了。

“感觉他成熟了一点。”彭艳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说,自己在巡堤的时候崴了脚,所以现在上下堤周靓都会扶着她。回到家里,也知道给她端杯水或盛碗饭,让她多休息一会。

“明白了责任的含义,对家乡、对父母有了更深的感情。”周靓这样评价十多天来的收获。他说,这也算是一种成长。

当问及周靓是否继续坚持时,他坚定地说:“我一定能坚持下来。有了这段经历,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任何困难,我都可以克服。”(谭昌强 尹泓)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