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重在“以生为本”

8月31日,市委宣传部召开专题会议,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我市“戏曲进校园”工作于7月底全面启动,力争明年上半年实现全年覆盖。(9月3日《咸宁日报》)

很高兴读到“戏曲进校园”的新闻。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京剧还被誉为国粹。特别是我们的乡戏,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憾的是,许多地方戏剧正随着老艺人的逐渐老去而被边缘化,甚至濒临失传。因此,戏曲进校园活动很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普及戏剧常识,夯实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乡戏接班,传承优秀文化。

从新闻中了解到,我市各地为戏曲进校园作了一些努力。如崇阳提出提琴戏“861”目标,通城排练花鼓戏到隽水小学进行了首场演出,嘉鱼县举办戏剧夏令营活动。通山县在通羊镇第一小学开设了“戏剧”兴趣小组,在该县楚剧团聘请专家任教,每周开展一次戏剧学唱活动。但纵观这些举措,基本上是在外围施以影响,偶有深入也基本局限在点上,真正参与戏曲的学生不够广也不够深。

笔者以为,“戏曲进校园”重在一个“进”字,而且在教育熏陶时其主体应该“以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要多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参与到普及戏剧的活动中去。一是选定一种戏剧(最好以地方戏为主)的校本教材作为地方选修课程,并纳入考试要求。二是培训戏曲师资,也可校外聘请戏曲艺人担任辅导员。三是成立戏剧兴趣小组,多开展演出竞赛活动。四是政府拿出专项资金作推进戏曲进校园的活动。

(作者:徐大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