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村晟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晾晒场上,近百人在分拣当归。“我们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当归加工公司,特级当归全部供货到北京同仁堂,药材供不应求。当归加工有很多道工序,需要大量人工作业,附近乡镇的村民都到我们这里来务工。”公司负责人李卓玛介绍。
2016年以来,昔日的贫困村魏家堡,因为产业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典型村。来自省住建厅的驻村第一书记孙玉宝,与乡党委联合,积极争取落实各级政府政策项目支持,通过有机中藏药材种植加工和德州黑驴养殖繁育以及餐饮产业的发展运营,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2018年魏家堡村成功脱贫,2021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青海光伏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全省累计建设光伏扶贫电站发电装机容量73.36万千瓦,带动2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今年上半年,全省1622个村级光伏电站发电量达3.76亿千瓦时,总收益达2.81亿元,村均收益约17万元,累计村均收益达70万元。
易地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就业问题成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幸福家园”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住着403户搬迁群众,村民仲雄民在家门口的扶贫产业园做副食品包装,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她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两个孩子在上学,开销比较大,现在我和老公常年务工,收入比种田多了不少。”
为保障搬迁群众就业问题,2017年,在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商务厅和扶贫局支持下,三合镇建起扶贫产业园。目前该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入驻青海高原农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特色食品企业,拥有国内现代化生产线15条,员工1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
黄南州尖扎县易地搬迁德吉村依靠美丽的黄河自然景观,发展民俗风情园、自驾游营地、露天沙滩、农家乐、美食广场等文化旅游产业,拓宽就业创业渠道。2020年德吉村旅游总收入达980万元,贫困群众真正挪出了“穷窝”,过上了幸福日子。
西宁市大通县边麻沟村在660亩的荒山上种植了50多种花卉,将亩产不到300斤粮食的旱地建成了“花海农庄”,打造出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其他配套设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昔日破落穷困的边麻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全省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
通过5年的脱贫攻坚,青海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存在脱贫人口返贫、产业不稳固等诸多风险。
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青海继续以“双组长”制全力推动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压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政治责任。建立省级领导联系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县包村制度,43名省级领导联系39个脱贫县,以上率下促进工作落实。
青海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坚持“新政策不出、旧政策不退”,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产业提升、人才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社会事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专项行动方案,建立组织领导、规划目标、工作责任、社会动员、资金保障等7项保障体系,跟进配套水利、交通、村庄规划、土地使用、以工代赈、金融支持等36个行业配套政策,构建形成了以1个实施意见为牵引、5项行动方案为抓手、7大工作体系为保障、N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1+5+7+N”有效衔接政策制度顶层设计。
青海加强与14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对口援青6省市的衔接沟通,持续加大资金、技术、智力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保持省直定点帮扶结对关系稳定,持续推进“一联双帮”工作,全面启动“百企兴百村”行动。
与此同时,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原15个深度贫困县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扶持范围,同步确定10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将年度衔接资金的66%用于重点县发展。自下而上选定39个乡镇、225个村开展试点。坚持以点带面、先行先试、逐步推进,积极探索符合青海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来源:经济日报